本港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已超過四成,惟在眾多少數族裔居住的油尖旺區,不少外籍人士因不諳中文而延誤接收接種資訊,以致接種率偏低。就此,民政事務處聯同地區團體早前一起舉辦講座,加強對不同族裔的疫苗資訊及支援。
余健強:多元文化中心助共融
本月17日下午,香港廣州南沙聯誼會及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在位於佐敦的油尖旺多元文化中心,舉行了一場為少數族裔人士而設的疫苗健康座談。活動除了邀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出席主禮,也有醫生等專業人士參加,為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籍港人講解本港疫情最新情況、注射疫苗的資訊,並在現場為他們量血壓並初步了解哪些人士適合接種。近百名少數族裔人士出席了活動。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接受《龍週 》記者訪問時指出,油尖旺區是本港最多少數族裔聚居的社區之一。為了推動更多少數族裔人士踴躍接種疫苗,達至群體免疫,當局專門舉行了這場講座,釐清他們對疫苗的誤解及擔憂。
他強調,本港的少數族裔需要社會各界支持,當局在前年就成立了油尖旺多元文化中心,並由新家園協會營辦,為少數族裔社群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以促進地區共融。

不諳中文 不懂預約接種
香港廣州南沙聯誼會會長陳麗芳表示,有見油尖旺區不少基層的少數族裔人士未必能夠即時接收疫情第一手資訊,以致區內早前一度出現感染群組,該會動員發起了這場講座,組織社區人士向區內少數族裔講解疫苗注射資訊,讓他們趕及在免費的疫苗接種中心仍開放的時候接種。
陳麗芳指出,希望不止本地華人接種率上升,少數族裔也能夠充分接收注射資訊,從而有更多人打疫苗,做好當區的社區屏障。

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尼泊爾籍港人Aruna Gurung表示,現時本港約有四萬名尼泊爾人士。對大部分尼泊爾籍港人尤其是婦女來說,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不懂中英文,以致無法使用網上預約接種。
Aruna強調,尼泊爾籍港人群體和其他港人一樣重視疫情,但因為接受的疫苗資訊不全面,未必能夠第一時間接種。她指出,相比尼泊爾,本港的疫苗充裕,也有不同的疫苗讓市民選擇,港人已經十分幸福,她會鼓勵更多本地尼泊爾籍居民接種。

多管齊下 助少數族裔防疫
除了舉辦健康講座,本港也有其他民間團體通過舉辦不同活動,協助少數族裔群體防疫抗疫。其中,「民族共融關愛中心」透過舉辦多項專為少數族裔青年而設的課程,藉此將疫情資訊傳播到不同族裔、使用不用語言的群體。該中心主任譚榮勳說:「不同族裔的學生參與活動時都好關心疫情情況,他們知道本港疫苗注射情況後,回家會告訴家人,再由家長決定一家人是否接種。」
另一個團體新家園協會服務總監陳義飛則表示,協會半年前已經成立多元文化健康大使,培訓本地及少數族裔青少年,為有需要的少數族裔人士預約接種,並提供其他的疫情與健康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