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家以為醫護人員都很忙?真相是:不少私家診所醫生少了人光顧,入不敷支要「食穀種」。近期,領展擬向旗下診所舖位逆市加租約三成,有醫生決定忍痛離場,私家診所「倒閉潮」一觸即發。
兩地封關 看病市民大減
本港過去兩年接連受到社會事件和疫情衝擊,百業蕭條,私家診所亦大受影響。過往不少內地旅客青睞來港求醫或打疫苗,但受制於修例風波和兩地封關,旅客人數驟減,商貿區的醫務所也變得冷清。
「新冠肺炎疫情破壞性高,市民更注意個人衛生,流感病毒『幾乎』在社區消失,這段時間私家醫生可以說沒事做。」在佐敦區執業的私家醫生楊宗謙對《龍週》記者說,過去一年間,看病的市民人數大減,他已將其視為「自然現象」。
「特別是一旦有新冠肺炎患者在醫生大廈出沒,市民都不敢來看病。雖然診所防疫措施到位,但病人仍然有顧慮。」楊宗謙直言,收入大跌五成,生意受到嚴重影響,但診所租金、護士薪酬和購置藥物等費用仍要正常支出,「打擊當然大,惟有靠著韌力頂住。」
另一位私家醫生譚一翔也坦言,疫下社交活動減少,小童停課在家、長者減少出街,他們看醫生的次數明顯減少。以他的診所為例,與疫情之前比較,至少流失了五成的病人。
而譚一翔執業的「醫生大廈」租金高昂,每月要繳付30萬元的租金,另要支出30至40萬元的員工開支,「就算我一個月不吃不喝,至少要收入60萬才能達到收支平衡,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捱過。」

領展加租約三成 屋邨醫生忍痛離場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持續,正當商鋪呼籲業主減租共渡時艱之際,領展卻反其道而行,向旗下診所舖位加租約三成。香港西醫工會領展屋邨診所委員會主席林偉樑形容領展「開天索價」,預料「倒閉潮」殺入屋邨診所,最多兩成屋邨醫生忍痛離場。
以林偉樑為例,他的診所位於東涌富東邨,其商場鄰近東涌港鐵站,該邨居民多從事航運業,而疫情下航班大減,令醫生生意斷崖式下跌,「全日病人十隻手指都數得清,早前為減少開支已經解僱了替更醫生。」日前,領展大幅逆市加租,林偉樑的診所今年9月起被要求加租28.6%,月租由3.5萬元增至4.5萬元。

同樣被要求加租的還有上水的屋邨診所,旅客絕跡的上水變得冷清,湧現大批空置店舖,整體租金下滑。區內的大型私人商場,例如上水廣場和上水匯,辦公室租金呎租現時為25元至28元,而診所租金卻「企硬」高達每呎60元。領展早前擬加租三成,經爭取後變凍租,但每呎租金仍遠高於附近辦公室。
林偉樑相信,屋邨診所是領展商場重點加租的舖位之一,部分屋邨醫生向工會反映加幅高達四成,「有醫生向我反映,領展會派人在診所門口觀察生意情況,如果生意不差(租金)就再加多些。」全港現時有近200名屋邨醫生,若租金卻依舊高企,料會再有一兩成屋邨診所結業。

香港中華醫學會會董楊超發向《龍週》記者透露,聽聞不少私家醫生投訴領展逆市加租,給經營造成沉重負擔。據他所知,有20名醫生受加租影響決定執笠,「他們很不捨得失去『自由身』,也只能轉去醫療機構工作。」
領展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旗下物業共有約200間診所,釐訂租金是因應舖位位置、行業、商戶經營情况等因素,近月診所租務洽談個案中,大部分均達成協議,若商戶提供營業數據等,以掌握疫情對其經營的影響,會作適當考慮。

診所突然結業 病人何去何從?
私家診所「倒閉潮」降至,病人首先受到影響,特別是當前不少市民在私家診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部分人因診所結業打針打到「半天吊」。市民周小姐反映,自己3月5日在一間私家診所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到接種第二針時發現診所突然停業。
周小姐曾向其他診所要求「單打」第二針,但走遍區內診所均遭到拒絕。隨後她轉為向政府求助及嘗試預約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同樣失望而歸,最終在楊超發的幫助下為她單拆一針注射。
「打預防針不需要擔心,香港現在有超過1000個私家診所可以打疫苗。」私家醫生譚一翔表示,周小姐遇到的狀況較特殊,私家醫生不願拆開打疫苗,因打新冠疫苗是賠本生意,「疫苗其實沒錢可賺,還要分配護士人手處理情況。如果拆開打,剩下一針就要報銷。」
不過,若私家診所沒有通知病人就突然結業,譚一翔則認為這種做法有失專業操守,醫生應在結業前通知病人領取病歷紀錄,或幫助病人完成轉介手續,以免耽誤治療,「做醫生有責任處理這個問題,這是我們的專業操守。」
業界憂私家醫生發展受阻
「疫情期間,內地醫療水平顯著提升,兩地通關仍然受阻,香港私家醫生的吸引力會相對降低。」私家醫生楊宗謙指出,香港先進的醫療體系蜚聲國際,吸引內地居民來港求醫,但在防控疫情方面,內地交出一份完美答卷,而香港卻浮現很多問題,憂慮日後來港求醫沒有那麼「吃香」。
著眼本地社區需求,楊宗謙認為,一些無力經營私家診所的醫生,會轉投醫療機構工作,市民可能受到直接影響,「私家醫生多數自己執業,工作時間較長,會很快回應病人需求。」一旦私家醫生在醫療機構工作,下班後將很難向其求助,而且醫療機構出急診的費用高昂,對病人來說也是負擔。
「現時公立醫院『爆煲』,如果私家醫生出現『青黃不接』,只會是市民受苦。社會應該共同面對疫情,沒人能獨善其身,希望領展在租金洽談方面留有餘地。」楊宗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