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來信請求筆者撰寫「防寒秘笈」,其實中醫最佳的養生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順應四時。
首先,用薑和艾葉這兩種藥材浸腳,特別適合體質偏寒,手腳容易冰冷、怕冷的人。尤其某些人因為雙腳不暖會睡不着,睡前以艾葉一兩、薑片五片,煲水二十分鐘,待熱水不燙手,就用來浸腳,浸過腳眼十五分鐘,有助舒筋活絡、防寒保暖。但當然,孕婦、患有皮膚病、血壓高、嚴重心臟病等患者,就要先請教醫師意見了。
有幾項防寒要點比較重要的:第一,頭、胸、腳要注意保暖。這三個部位,正好囊括了人體上下末端,是最容易受寒的位置;第二,起床落床要注意。寒冷天氣令人反應相對較不靈活,一覺醒來,落床時不宜太急;第三,冬季飲食忌寒涼生冷,如冷飲、涼茶、寒涼食物如西瓜、雪糕、魚生等。早上建議可食熱粥,小米粥亦可,晚餐不宜食太多,以調養胃氣,儲藏能量。
至於進補方面,冬天因為處於比春夏季較為「收歛」的狀態,乘機進補可以扶正固本、保全元氣。以下推介一款靈芝南杏糊,其性質平和,在冬季有養脾潤肺之功,可以一試:
材料:白米15克、靈芝9克、南杏9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南杏、白米洗淨,浸泡2小時;南杏、白米用攪拌機攪碎;靈芝洗淨加5碗水,小火煮至2碗,倒出藥液;最後將南杏、白米碎加入靈芝湯內,小火煮10分鐘,加以冰糖調味即可。
蔡梓銘:香港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