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姚俊傑的工作室,比起普通的辦公空間,這裡更像一個藝術畫廊。幾面牆上掛著裝裱的畫作,地上亦隨性幾筆,勾勒出一條條靈動的金魚。
其中有一幅畫很別緻,畫的是維港景色,卻將摩天大廈以樹根紋路描繪,後方遠山籠罩於霧氣中若隱若現。姚俊傑在接受《龍週》記者專訪時介紹,這是他近期的作品。畫作中透露出的訊息——將自然與藝術帶入都市,也正契合這些年姚俊傑創作方向,透過創意,把壁畫藝術與室內設計緊密結合,創造出商業價值。
創作天星碼頭新「打卡位」
位於尖沙咀的天星碼頭早前出現一個新的「打卡位」。去年底試業的「心思良品」外牆有一幅3D壁畫,兩扇白色的窗大開,窗前長長的木椅上方,窗外維港海景盡入眼簾,兩隻小貓在畫中慵懶的或趟或坐,畫面諧和有趣。
這幅壁畫便是出自姚俊傑之手。「心思良品」屬東華三院旗下店舖,讓患有精神及情緒困擾婦女製作的手藝更能得到發展,自我形象及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時獲得社會對她們的接納與認同。在這一背景下,姚俊傑想透過壁畫帶出「社區共融」的訊息。店舖設計亦由姚俊傑操刀,從上往下看便可發現,店舖被一根紅絲帶立體貫穿,寓意載滿心意的禮物。

隨手一畫得來靈感
2009年,姚俊傑從英國完成碩士學位返港,開了室內設計公司。
公司租用的辦公室很小,兩面牆空蕩蕩的。在修讀室內設計前,姚俊傑學的是藝術專業,所以為了省下貼牆紙的錢,就手癢癢在牆上畫了片樹林,將自然搬進室內,豈料人人看了都讚好看。
姚俊傑由此獲得啟發,開始將壁畫融入室內設計方案中,結果反響不錯。一個簡單的圖案可令整面牆、甚至是整個空間更具生機。香港室內空間狹小,人們精神壓力大,姚俊傑深知這一點,因此自然元素的運用、以及如何從視覺上令空間變大,是作畫時的首要考量。
當然,客戶提出的要求亦很重要,他為「老字號」奇華餅家工作坊設計的3D壁爐畫作就是典型案例。為凸顯歷史感,他透過師傅口述多年前已被取代的壁爐樣貌,了解整個造餅生產過程後,用畫筆於牆上塑造早已失傳的「壁爐」。
壁畫與室內設計的結合,如今回頭看,姚俊傑覺得創意起點很簡單,就是出於對藝術的喜愛。當初讀藝術時,老師建議他再讀室內設計,因為「藝術搵唔到食」,可當他整日埋首於工程圖的線條,他又很懷念揮筆作畫的日子。他想,為什麼藝術一定「搵唔到食」?顯然,他已經摸索出一條路:為藝術創造出商業價值,讓藝術能在都市生長。

製作4000平方米3D地畫創世界紀錄
隨著知名度漸高,姚俊傑在2018年獲邀為肇慶一間幼稚園直升中學的寄宿學校設計一幅3D地畫,合共約4000平方米。姚俊傑帶領數百名師生、家長,歷時18個月完成。地畫規模創世界紀錄。
地畫創作並非易事,下雨天要停工,夏天豔陽高照又悶熱難耐。「我跪在地上畫,一天下來腰痠背痛。」姚俊傑為此去市場找可以替代畫筆的掃帚,「買了一堆掃帚回來,一個個試。」他亦邀請學校清潔工加入,「她說不會畫畫,我說沒關係,你不會畫畫總會拖地吧,你就當是拖地。」那幅壁畫,有很多不擅畫畫的非專業人士參與其中,「畫筆」亦五花八門,有掃帚、有拖把,效果卻出奇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