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十年行車最慢紀錄 拆解九龍塞車4大原因

九龍區交通堵塞情況愈見惡化!運房局公布過去十年本港主要幹道於繁忙時間平均車速,當中九龍區前年上午繁忙時段行車的平均時速只有20.6公里,錄下10年最慢紀錄。窩打老道、龍翔道、呈祥道、加士居道及觀塘道等主要幹道更幾乎每日必塞,令市民出行時間大大增加。以下為大家拆解九龍大塞車四大原因。

1 汽車增多 小意外變大癱瘓

資料顯示,本港私家車領牌總數持續上升,去年十月已升至破新高的80萬3914架次。市區路面車輛愈多,意味著道路平均車速有可能愈慢,加劇交通擠塞,甚至令繁忙擠塞的時間提早出現。而登記車輛數量增多,也令交通意外總數相應上升。根據警方數據顯示,2019年全港交通意外達1萬6102宗,當中東九龍及西九龍的意外亦按年增加。

事實上,路面飽和和汽車流量高,往往令一宗交通小事故演變成大範圍塞車。去年5月20日早上8時許,正值早上繁忙時間,觀塘將軍澳道往將軍澳方向發生一宗兩輛泥頭車相撞的輕微意外,雖然無人受傷,但卻觸發連鎖效應,引發東九龍嚴重擠塞,當日車龍一直延伸至長近7公里,一直到意外後3小時才消散。

另以龍翔道為例,根據警方向區議會發放的交通意外報告,單是前年7月到去年1月七個月內,龍翔道相關的交通意數字便有75宗,即平均3日便有一宗意外引致擠塞。

2 違泊惡化 停車場不增反減

除了交通意外,違泊令道路收窄,亦令道路流量大減,巴士等公共交通深受其害。九巴上月就直言,不少巴士塞車情況均與車輛違泊及堵塞行車線有關,當中以觀塘開源道情況最為嚴重。

開源道早年因交通擠塞已由雙向改成單向行車,但因違泊問題最終令擠塞未能改善,更由觀塘道迴旋處蔓延整個市中心每日都要面對擠塞。九巴區域經理-車務(市區)黃裕廷表示,雖然3線單向行車,除了違泊之外,亦經常有貨車上落貨,更會出現非正式的士站排隊等客,導致實際只剩1線行車。

他指出,曾有一輛巴士由觀塘市中心、裕民坊附近正要駛往觀塘碼頭總站,但因開源道塞車原故,距離雖不足1公里,最終花95分鐘才駛達目的地。塞車不僅令車長休息時間減少、乘客行程受阻及影響後續班次,更會增加車長與乘客間的爭執。另外,在九龍西,繼中間道多層停車場2013年關閉後,有約700個停車位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亦於今年開始拆卸,以致油尖旺違泊問題未能解決之餘,反而變得更嚴重。

3 鐵路拓展淪空談

政府一直強調,為了減少路面行車數目,日後將以鐵路為公共交通的骨幹。然而,屯馬線至今仍只得第一期局部通車到啟德站,沙中線過海段通車無期、東九龍線鐵路因技術困難,變得遙遙無期,甚至早於2009年全民共議的啟德單軌列車,最終亦竟然胎死腹中。

民建聯副秘書長黎榮浩接受《龍週》訪問時指出,九龍東人口持續增加,安達臣區及油塘區住宅正相繼入伙,政府理應大力完善交通規劃。惟可惜的是,東九龍的交通接駁卻一直停滯不前,最終令山上山下接駁如安達臣區只能繼續依賴汽車,結果加重已發展區的交通負荷。

黎榮浩批評,政府無按計劃興建連接啟德的輕軌鐵路及東九龍線,令交通追不上人口增長,同時上世紀70年代興建的觀塘線的班次及月台配套亦已追不上人口增長,令東九龍交通短期內都只能繼續是困局,而靠執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他指出,希望港鐵不要再走數,有負市民期望,盡快令屯馬線全面通車,以減輕黃大仙以致土瓜灣一帶的交通負擔。

4 「救命幹線」通車不同步

新鐵路短期內難以推展,六號幹線成為解決九龍塞車問題的「救命草」。由將軍澳-藍田隧道、T2主幹路及中九龍幹線組成的六號幹線高速公路,計劃由將軍澳經東九龍接駁到油麻地,預期通車後將大幅疏導將軍澳經觀塘前往西九龍的車流量,令部分車流無須再繞經繁忙的幹道。

雖然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明年有望通車,但可惜的是,中九龍幹線及T2主幹路卻分別需要在2025及26年才能完成。近期各地盤更飽受疫情群組爆發的影響,能否如期落成尚是未知之數。

為此,工聯會早前約見運房局副局長蘇偉文,促請政府將T2主幹路的完工日期提早,以避免交邂擠塞。身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向《龍週》表示,一旦將藍隧道建成、但中九龍幹線及T2主幹路仍未完工的話,九龍灣、觀塘一帶將匯聚大量車流;及至中九龍幹線開通後,會令大量車流移向啟德。

陸頌雄促請政府追回落後進度,將T2主幹路的完工日期提早1年,以達致同步通車,展示為民解決交通問題的決心。

運輸署研究「擠塞徵費」

面對交通擠塞問題,運房局局長陳帆透露,運輸署正進行「擠塞徵費」研究,全面檢討所有政府收費隧道的收費水平,以期透過適度調整車輛收費,調節交通流量及紓緩交通擠塞。與此同時,政府亦正積極推展不停車繳費系統,讓駕駛人士能夠更便捷地以繳費貼遙距繳付隧道費,避免因車輛須在收費亭停車或減慢車速以人手繳費而導致阻礙交通的情況。

他續指,政府正適度增加泊車位供應,另外亦鼓勵車輛以外的出行方式,例如興建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

另外,為了提供車輛以外的途徑讓安達臣區山上的居民到觀塘市中心,有關部門正興建行人連繫設施,一直經安達、秀茂坪及翠屏等地規劃不同路線,以期讓市民經行人通道及升降機等設施往返觀塘市中心,而無須只靠乘車作唯一方法。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