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觀塘市中心的凱匯商場預計將於4月營業,商場下的新觀塘公共交匯處有望率先在今年首季啟用,成為全港首個附設室內巴士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惟有市民及地區人士擔心,觀塘市中心交通擠塞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促請政府為巴士線改道前,審視未來走線不會令該區交通進一步惡化。
佔地1.5萬平方米 已大致竣工
現時有不少來往九龍東、甚至將軍澳的或港島的巴士線,都會途徑裕民坊;另外,包括101線在內的三條主要巴士線終點站,亦在裕民坊與同仁街交界處設有臨時總站。隨著裕民坊重建項目凱匯即將入伙,新公共交匯處將取代舊有臨時總站及裕民坊各位置的小巴站,成為一個佔地達1.5萬平方米的新觀塘交通樞紐。
《龍週》記者日前到現場了解工程進度,發現公共交匯處的工程已大致完成,地面一層為小巴站、地底下層則為巴士站。站內的通風口、指示牌亦已裝設完成,只有少量工人在站內作最後修繕。
市區重建局早前發表的網誌透露,該處是全港首個附設室內巴士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內有8個巴士候車區,每個候車區設有靠站感應器。當巴士埋站時,感應器會開門讓候車區乘客上車。乘客可進入室內巴士候車區等候上車,無需逗留在巴士停泊區候車,避免吸入廢氣。惟記者在現場所見,上層的小巴站仍未有相關設計。
經常出入觀塘的李先生直言,希望政府及相應營辦商能做好相應安排,尤其搬站時要做好清晰指示,做好過路安排,避免有意外危及長者等乘客。觀塘居民楊女士則期待新站落成後,可以改善現時十分混亂的上車安排,並希望有行人天橋直達交匯處,以免因搬站後要走更遠轉車。

洪錦鉉關注室內交匯處通風問題
觀塘區議會前副主席洪錦鉉向《龍週》表示,當局有必要就交匯處的設站及安排聽取業界及地區的意見,尤其是市民十分關注通車後會否影響巴士走線,從而令附近更加塞車。他促請運輸署要做好監管工作,避免改路初期的混亂引發區內交通癱瘓。
洪錦鉉續指,雖然巴士站一層設有室內候車,但他關注室內交匯處的通風問題,希望開站前能夠令站內空氣達標,而非有室內候車站就可蒙混過關。
運輸署發言人回應時指出,公共運輸交匯處是永久設施,現時正使用的臨時裕民坊巴士站及同仁街小巴站,在遷入交匯處後將會關閉。運輸署正就涵蓋什麼巴士路線,及實施時間表的意見,與巴士公司、小巴公司、市建局及其顧問公司一同研究。
該署續指,根據市建局現時的設計,新公共運輸交匯處,除往來藍田方向的巴士外,所有巴士進出凱匯公共運輸交匯處,將不用經過觀塘道及開源道迴旋處。

電動小巴充電設施 未能同期啟用
即將開通的新交匯處,其中一層為小巴總站,站內將會設置3個可容納小巴充電裝置的位置,在區內推動全電動小巴,減少空氣污染。
洪錦鉉透露,有關方面曾承諾站內的電動小巴充電設施,將於交匯處開放時同步設有充電站,但早前卻走數,幾經民建聯交涉後,加設充電站的工程估計仍要延後。他督促環境局及市建局盡快落實電動小巴運作,避免讓環保淪為空談,亦令設於室內的新站空氣質素惡化,影響車長及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