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疫情日見嚴峻,再度重創各個行業,最新的失業率為6.4%,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更高達11.2%,而健身中心、美容及按摩院亦因疫情而多次被勒令停業,故政府推出抗疫基金4.0實在刻不容緩,並且必須做到精準紓困,聚焦援助疫情重災區的失業、停工及被減薪工友。
過去三輪抗疫基金傾向支援僱主,打工仔女得益不多。兩輪「保就業」計劃更只是「幫僱主出糧」而非「援助失業工友」,筆者建議政府向被勤令停業或失業的工友提供每月上限九千元、為期六個月的失業及停工現金津貼,並對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行業工友,發放一次性一萬元的現金補貼。當中不少自僱人士亦面對水深火熱的困境,政府應向沒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發放一次性七千五百元津貼。同時,政府日後推出各項支援行業僱員的計劃,發放津貼的憑證除了強積金戶口外,還應接納僱員的報稅紀錄、服務合約或行業資歷等證明,避免依靠僱主作單一證明及從中截取福利。
至於因工作需要接觸到確診者,被安排強制隔離的工友,政府亦要提供補貼,避免出現手停口停的苦況。同時,政府應加快推出早前承諾的三萬個就業職位,並開創不少於過去沙士期間的73,000個短期職位及培訓機會,並資助民間團體開辦更多短期職位,並著手研究設立失業援助金制度,以解數以萬計的打工仔女失業之苦。
鄧家彪:註冊社工/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