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事務政治化 屋苑法團慘成新戰場

泛民在去年「11.24」區議會選舉取得17區主導權後,於過去一年除了在議會上事事政治化地區事務,更將鬥爭思維擴大至各區的大廈業主委員會,在一些私人屋苑組織發起奪權行動,屢屢挑起事端攻擊現屆法團或管委會,令不同屋苑不幸成為黃絲挑起鬥爭的新戰場。

曉麗苑—有組織率眾圍堵法團

最近一段日子,本港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惡化。但不少私人屋苑成立的關注組卻輕視疫情,批評相關屋苑以限聚令為由不如期召開法團會議,以及指責現有法團或管委會打壓居民權益。觀塘曉麗苑便是其中之一。

自去年11月區議會選舉後,於曉麗選區之新組織已三番四次對現屆法團作出抹黑,今年有人更率眾圍堵曉麗苑法團會議室,一步一步施壓,意圖更換現屆法團。

有曉麗苑街坊日前接受《龍週》記者專訪時憶述,張敏峯去年當選後,有組織立即在屋苑挑動事端,希望引起居民對法團猜疑。雖然法團已向各方解釋,指因屋苑公契列明,不可任意改動互助委員會房間。惟張卻一直對外宣稱遭到法團打壓,令其不能租用屋苑房間作為新的議員辦事處,更抨擊法團不配合新議員要求是漠視民意,因此報料讓媒體大肆渲染。

▲有人早前發動於屋苑包圍法團主席蘇麗珍

該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街坊就此澄清說:「改公契要百分百住戶同意,不是法團話改就改,佢哋唔理事實,造謠、詆譭、抹黑法團,抹殺法團過往一直的努力。」

經過此事後,有關組織對曉麗苑法團的攻擊一直未有停止。譬如,樓齡達23年的曉麗苑,難免會出現老化小毛病,但有人一直借喉管漏水等個別問題,攻擊指法團管理不善,更抹黑法團透明度低,令法團要忙於澄清應付不公道指責。

而對方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要召開業主大會以圖重選法團。今年5月,過百人在屋苑內包圍曉麗苑法團委員和管理處職員,要求立即開會。該名街坊無奈地說:「其實好多當日包圍的人都好生面口,甚至不是屋苑業主。」

有見被人惡意造謠攻擊,街坊感到甚為氣憤及直言:「時局令市民將政治立場成為生活取態,已成習慣,假如激勵到真正有心人士關心社區民心事務,我覺得是好事。但我最擔心的是屋苑不少業主其實已趨退休之齡,想追求安穩平實、寧靜和諧生活,沒有人想看到自己屋苑日日家嘈屋閉。

▲有人更叫來黃媒記者到曉麗苑採訪「助攻」
▲當日有黑衣人在屋苑內叫咪攻擊法團

淘大花園—借連儂牆催淚煙事件抹黑

除了曉麗苑,有近40年歷史的九龍灣淘大花園,也發生類似的情節。一些「黃絲」業主在公民黨區議員李軍澤的支持下,於去年10月組成「淘大關注組」,聲言以管理公司及業委會導致屋苑管理出現問題為由,派員參選各座業主委員會,並以政治立場鼓動居民踢走舊委員。

他們在網上不斷發動抹黑攻擊,但仍有部分座數出現人數不足以至流會。惟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主席葉興國直言:「只要有一座樓現屆委員高票當選,不合他們心意,他們就想話選舉不公想推翻結果,總之就係輸打贏要。」

事實上,自去年反修例事件開始,一些別有用意的人就一直誣衊葉興國施壓,將當時一個地盤的「連儂牆」清拆。雖然葉興國當時立即發出澄清信,稱自己沒有向地盤高層施壓。惟自此業委會便不斷被政見不同的關注組攻擊。

▲淘大關注組不停在網上攻擊現屆管委會,意圖改朝換代

例如對方指警察去年進入私人屋苑執法及施發催淚彈的事件,上綱上線質疑管理公司及業委會未有妥善應對,近期又轉而抹黑管委會透明度不足,令屋苑保安員成本大增。

葉興國向《龍週》記者解釋,該些說法均不盡不實,旨在攻擊現屆管委會。他透露,淘大花園近11年來只增加七次管理費,原因是最低工資上調的政策而令成本上調所致,但對方一於少理只顧攻擊,並且刻意淡化管委會過去的工作成績,如隻字不提近期因疫情而爭取整個屋苑管理費減半個月的成果。

他直言,有關流言難免令一些居民誤信不實消息,影響他們對現屆管委會觀感,令管委會內一些想為街坊服務委員心灰意冷,「有不少出來搞事的人其實只是租客,好多業主同我反映,要澄清不要俾別有用心的人搞到屋苑成日爭拗,冇日安寧。」

▲葉興國指,面對誣衊,不少屋苑業委會委員感到灰心

新界屋邨亦被侵擾

暴力政治衝擊私人屋苑管理,除了九龍區多個屋苑被侵擾,新界區的調景嶺維景灣畔亦被「將向天晴」西貢區議員葉子祈攻擊。葉本月初更被指在未有事先申請下違規派發月曆,導致與勸止的維景灣畔業委會主席陳繼偉爭執,期間更有人涉揮動手機襲擊陳,令其受傷。

另外,西貢區議員馮君安亦率眾圍堵寶林邨法團會議,期間有管委會成員更被人推跌於地上,要送院治理,並需警方到場調停,令該些屋苑和諧不再。

▲葉子祈本月初與維景灣畔業委會主席陳繼偉爭執,陳涉被人打傷。

回應不實攻擊 物業管理專家籲聘專業人士組顧問團

亞太房地產發展學會會長湯穎豪指出,近年多個屋苑均出現關注組等團體,粗略統計全港已經有超過160個居屋和部分中產屋苑成立關注組。這些所謂關注組背景複雜,關注組骨幹成員大多數是非建制的激進派、港獨派等逢中必反人士,當中有泛民區議員和其他專業人士在背後支援。

湯穎豪續指,一些關注組志在插手干預屋苑管理事務,他們往往在網上社交平台抹黑法團委員或挑剔個別管理問題,藉以招攬居民加入,以民主公義包裝粗鄙語言、甚至暴力衝擊,以圖推翻現有的法團。

湯穎豪提醒,當屋苑法團遇到不實攻擊時,要小心應對,除法團主席、委員和物業管理公司必須團結外,更需要聘請專業人士如律師、工程師、會計師等組成顧問團,應對謊言,而不要被他們煽動「打泥漿摔角」,墮進圈套。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