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業向來予人神秘陰森的感覺,平時甚少有人提起,往往是避之則吉。人到中年才投身殯儀行業的區少貞,則在工作中見盡生死,再加上十多年前的抗癌經歷更讓她領悟到人生真諦。「珍惜家人」是區少貞在接受《龍週》記者專訪中提到最多次的詞語,她一直都在助人為樂的路上,活躍於東九龍的社區義務工作。
投身殯儀 事事親力親為
區少貞從事殯儀業,初時邊學邊做殯儀。雖然殯儀行業的入行門檻不算高,但是要立足行業屬實不易。初入行人脈少,生意注定不多。當有人想為親人辦殯儀時,從朋友口中得知區少貞辦事樣樣親力親為,為先人細心打點一切,減輕家人傷痛。每一個客人來到,區少貞也會盡心盡力。
區少貞說,做一個稱職的殯儀顧問並不輕鬆,香港殯儀的習俗與宗教儀式種類繁多,籌劃葬禮必須事事親力親為,一個人提供「一條龍」的服務絲毫不敢馬虎。

艱辛乳癌康復路 無私幫助同路人
秉持著「珍惜家人」之心,區少貞一直熱心社區活動,殊不知12年前她曾經歷艱難歲月。2008年算是區少貞倒楣透頂的年頭,年初剛剛做完通波仔手術的她,在僅僅5個月後發現自己患上乳癌,晴天霹靂般的打擊讓她不知所措。
「穿內衣時發現左胸九點鐘位置有一處下陷,我馬上去求醫,醫生話好大機會是乳癌。」當時忙著社區工作的區少貞幾乎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偶然發現的乳房異樣竟是癌症,「我站在旺角馬路邊喊,身邊沒有人有這個病,我感到好徬徨、好無助。」
回想起當年看外科醫生時,區少貞還忙著為四川汶川地震籌款做義工,在診所不停地打電話找義工,就連診所姑娘都忍不住說:「你自己快死,還做這些?」樂於助人便是區少貞的本性,再艱難的時刻都未曾忘記救災。
好在癌症發現及時,手術切除後經過數十次的電療得以治癒。「當時兩個仔都不大,我好驚自己出事。」事隔多年,再提起往事區少貞情緒仍然激動,「健康就是財富!」
此後每遇到有朋友懷疑患上乳癌,有需要區少貞都會陪同她去看醫生,「有病盡快醫,不要慌也不要怕。」多年來在東九龍從事社區工作的區少貞,還在樂富的「病人組織聯盟」做義工,扶持同路人走過艱難歲月。

倡綠色殯葬 讓生命回歸自然
香港地少人多,逝者缺乏地方安葬一直受到社會關注。從事殯葬行業多年,區少貞認為政府近年積極提倡的綠色殯葬很可取,市民也應改變思想。
香港的綠色殯葬主要分為紀念花園撒灰和海上撒灰,區少貞說,紀念花園撒灰較受市民歡迎。有別於傳統殯葬方式,為了讓逝者家屬更好地選擇地點,她會帶著家屬挑選紀念花園,「多走些路唔緊要,揀到靚的地方送別親人最緊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