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仇池筆記‧論茶》寫道,「除煩去膩,不可缺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數日一啜不為害也。」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
清代成書的《紅樓夢》第三回寫林黛玉進了賈府,出席便宴款待,「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林黛玉)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茶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
可見,在飯後以茶漱口,去油膩,清殘腐,固牙齒,茶對牙齒有保健作用古已有之,故有俗語說,「常喝茶,少爛牙」。古人以茶護齒是實踐的結果,卻符合今天的科學根據,我們日常刷牙用含氟化物的牙膏,因為氟可堅固牙釉質,預防齲齒,保護牙齒。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氟類物質;茶多酚可抑制口中細菌和蛀牙細菌;咖啡鹼(茶鹼)可中和口中酸性;芳香類物質可消除口中異味。
上文蘇東坡的實踐告訴我們,漱口的茶水要用濃茶,不必用高檔茶,中下茶就可。茶葉含氟量以粗老茶葉高過嫰芽葉;六大茶類中,以綠茶含氟量最高。朋友們若想學習古人,可用濃的綠茶水漱口,或嚼幾片茶葉,同樣有健齒護齒的作用。
洪錦鉉:學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