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迄今半年,反對派乘反政府民憤掌控全港絕大多數區議會議席,市民祈望社會經消氣可稍休養生息,惜人算不如天算。踏入2020,社會騷亂火頭未見減退,卻遭世紀大疫情。立法會議員謝偉俊(Paul)認為,社會已飽受持續多月的騷亂摧殘讓疲弱經濟及民生,再遭重創,旅客絕跡,世界各地相繼封關,股、樓跌價、百業倒閉、失業潮接種而至。本港經濟面臨土崩瓦解、史無前例大考驗。
政府一再錯失良機,進退失據,時而未能當機立斷敲定防疫政策,時而倉猝朝令夕改,公信力及不受信任程度「觸雙底」。世紀困局當前,G20國領導人豪言不惜一切代價,紛紛推出史無前例鉅額財策,抗疫之餘,企圖力挽經濟、民生狂欄,保國家穩定。特區政府絕不能續以固有保守、慢半拍作風施政。

面臨生存危機,為拯救黎民,政府施政應更靈活變通,盡量體恤民情,加入大刀闊斧、破格原素。阿Paul認為,政府應該主動為僱員及僱主代繳最少半年強積金供款,減輕市民及奄奄一息中、小、微企負擔。容許強積金戶主提取部分(一半又如何?)強積金供款應急(甚至乘機積極考慮全面廢除強積金,單過去一季人均蝕5萬元,還要支付巨額1600多億管理費,天怒人怨),讓被裁員或停薪留職市民靈活應付突如其來財困。
阿Paul建議,為加快發放一萬元現金(甚或加碼),應盡快與銀行界合作,容許銀行與客戶簽辦授權文件後,馬上墊支發放該筆款項,縮減現金到市民手時間,解他們燃眉之急。
對於房屋,阿Paul覺得,可以考慮將房委會持有估值逾千億元公屋業權(其實只是帳面富貴),免費轉贈予(惟需負責管理及維修費)住滿10年住戶,逐步節省每年200多億元管理及維修開支,轉投放興建新公屋、資助夾心及中產階層開支(包括稅務寬免、租津或置業支援)等,滿足中國人傳統安身立命需求,及香港市民多年來最重大訴求之一。為緩和「城鄉矛盾」,送贈公屋同時,可「劃線」豁免無結構風險「丁屋」潛健及放寬高度限制,達至皆大歡喜。

謝偉俊表示,香港雖不乏賢能,惟時下兩極分化極嚴重,再好政策,亦往往被有心留難。去年大型社會騷亂,《施政報告》至今無法辯論;連每年在通過預算案前必須《臨時撥款》,反對陣營也押注迫使政府運作停擺,不惜諸多阻撓;相信即將辯論的《財政預算案》,恐亦劫數難逃。本年度一直未能選舉內委會主席,所有政府法案、議案寸步難行,風波不斷,令議會無法運作,政不通,人不和。長此下去,藍黃黨爭,社會極度撕裂,香港前景堪虞。
謝偉俊總結稱,當下政治時空,奉行中庸之道、堅守獨立、無黨派主場議員如鳳毛鱗角。缺乏政黨支援,可用資源、政黨集體實力不足,議政影響力自然受限,惟始終深信LONE VOICE(寡人獨見)在黨同伐異亂世中,往往更珍貴、管用,也必須存在。近十二年從政路上,我仍深信秉持專業、中立、對事不對人態度,特別在當下本港政、經均面臨史無前例危機之際,極需更多理性、中肯、溫和、獲對立雙方相對接受者從中擔當橋樑角色,協調各方減省不必要抗爭及相互內耗,方為香港長治久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