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若說沙士令人刻骨銘心,那麼對呂東孩而言也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他當選成為了區議員,從此在油塘深耕細作。17 年後,面對著又一場疫情,他依然站在社區前線,為居民服務。
歷四屆選舉 慨嘆區會政治化
去年區議會選舉中,呂東孩一如既往出戰油塘西,最終以3853票勝選。他經歷過四屆選舉,但回想起這場硬仗,亦難免感慨,「以往區議員都是以地區民生為重,市民重視政績,但今次政治因素影響大,選民更多以政治立場作為傾向。」
呂東孩在辦事處接受《龍週》專訪時憶述,選舉期間不時被抹黑、謾罵,宣傳品亦遭塗污,其義工助選團承受了不少滋擾及壓力,慶幸區內居民大部分仍屬理智,未有作出更強烈的破壞行為,甚至有不同政見的街坊表態繼續支持他。
「有街坊話佢雖然是『黃』的,但都要讚我地區工作出色,所以會投票給我;當然也有相反,認同我地區工作,但因為我屬建制派所以不能投給我。」他說。
經此一役,不少人會認為現時當區議員已難免要多談政治,但呂東孩仍然堅信區議員應以社區為本。他說:「我們與立法會議員有別,應該是為街坊服務、關注民生為主的。區議會選舉過於政治化未必是市民之福,會令社區撕裂、矛盾,影響社區和諧。大家如何安居樂業?」
他強調,自己仍會專注民生,並且無論對方屬何政見背景,都會不分彼此、實在服務。
油塘發展問題多 統統上心
回想當年首次參選時,油塘只得一個選區,時至今日已發展到有五個選區。呂東孩不無感慨地說:「我見證住油塘重建,油麗、鯉魚邨等新邨落成,人口膨脹,我這區可算是觀塘區中最廣闊的區域,寮屋、公屋、唐樓私樓都有,要服務接近2萬1千位居民。」
該區發展愈見規模,呂東孩亦事事上心,他逐一指出:「將藍隧道施工對居民的影響;油塘工業區近年興建私樓,但附近水泥廠仍然運作,巨型田螺車漏出沙石造成的衞生問題、違泊問題;油塘港鐵站對出U型海灣的地盤,發展商拖了10多年都未發展,何時能動工?人口增加,本區交通系統已現壓力,配套設施要完善,設立油塘分科診所、圖書館等都是市民所願。」
大至整個區域的規劃,小至每位居民的就業、福利,區內的蛇蟲鼠蟻,都需要區議員關心。就如訪問之際,辦事處附近發生了事故,呂東孩便迅即趕往處理,待妥善安排一切後方返回受訪,盡顯「急市民所急」、「以民為先」的議員質素。

自資購口罩贈街坊抗疫
油塘區有不少獨居長者、基層家庭。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呂東孩早於農曆年前就開始防疫工作,更自掏荷包購買口罩贈予街坊。聯同慈善團體的捐贈,他至今已派出3萬5千個口罩,分發1千3百公升漂白水給居民。
另外,呂東孩亦很關注鯉魚門旅遊區的生意大受打擊。他特別說:「我想澄清一點,作為隔離營的是位於柴灣的鯉魚門渡假村,太多市民誤會了兩個地方!希望疫情過後可以協助商戶重建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