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畫我心 周俊宇

在香港,很多人見到藝術工作者,第一個問題往往就是: 「賺到錢、搵到食咩?」 對於這個問題,80後青年畫家周俊(Ray)卻反問:「點解從事藝術要與錢掛鈎呢?」

Ray接受《龍週》訪問時說: 「我是真的好奇,你讀書、聽音樂,與搵錢有什麼關係?」記者追問: 「無錢賺,如何堅持?」他搖頭答: 「創作不能為賺錢,我畫畫亦不能說是堅持,而是愛好。如果創作與錢掛鈎,就變了返工,你就未必再如當初般愛畫畫,畫畫應該是想畫就畫,毋須考慮錢而畫!」

曾為創作辭職

小時候上美術堂,你會否幻想自己日後也能成為畫家,用畫筆與色彩畫出自己所想?周俊宇就是這樣,從幼稚園就開始懷揣着畫家夢,並終如願。

「我小時候睇完卡通片就會想畫出來,有時幻想套戲有其他畫面、結局,也會畫下來;想要的玩具未必買到,也會畫餅充飢,最精彩的畫冊就是課本。」Ray憶起往事,臉上仍流露出赤子童真。他很幸運,有一位開明的媽媽,見到兒子鍾情畫畫,沒有阻撓,反而帶他上畫室學習,後來兒子踏上畫家路,也一直理解支持。

現時Ray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每週四天教畫,其餘時間留來創作。在此之前,原來他曾試過為畫畫而辭工,哪來的勇氣?他即道:「這不需要勇氣,而是喜歡!」

他續說: 「那是一幅約四米闊,以宗教為題的畫,我好想嘗試,但當時在其他畫室教畫,時間難分配,索性辭職。」之後,Ray全心投入創作,每日畫8小時,花了約3個月時間終完成作品。

助學生減壓

Ray家住石硤尾,靈感多源自生活,隨心而畫。他形容創作過程如同行山,完成一幅畫就似登頂,心滿意足。

但Ray也曾走過下坡路, 「年輕的時候想出名、想參展,本來想賣的畫賣唔出,本來想參展的畫沒被選中,就會失落。」之後,他察覺到追名逐利反失去了作畫的快樂,令兒時愛畫畫的心變質,遂重整自己,扔掉心裏的包袱, 「不再為識朋友而畫,不再為功利而畫,就不會失落。」

Ray的學生不乏成年人,除了為興趣學畫,也為紓壓,例如有家長趁子女上學便會來學畫,趁機放鬆下;有年輕人失戀也會來學畫,憑畫抒發感情。他笑稱自己有時都會化身「樹洞」,聆聽、開解學生心事。

1326QC004_
▲Ray不時應邀教畫

盼年輕畫家不忘初心

近年電腦繪圖軟件興起,多了年輕人投身漫畫、插畫家行列,話題再回到藝術與搵食的關係, Ray解釋: 「正如我教畫,是搵食的技能,但我創作不會是為了賺錢而畫。多了年輕人加入與畫相關的行業是好事,但我最擔心的是他們本身喜歡畫,卻為了搵食而變得討厭畫。不少設計師工作時不停畫,不停被人改,到放工連畫筆都不願再拿起…我們不能忘記愛畫畫的初心。」

1326qc005_.jpg
▲參加展覽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