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人生百味,就像吃東西般嘗盡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在油塘東區議員張琪騰(Jack)眼中,社區服務也是一種人生經歷,五味雜陳。
2011年,26歲的Jack以4050票即全港第四多的票數當選油塘東區議員。當選一刻,Jack沒什麼「年輕有為」的想法,也沒有驕傲自滿。在他腦海裏,只為得到街坊認同,日後可以幫到更多人而高興。

社區服務不是一份工
談到參選初衷,Jack說很簡單,就是希望幫人。 「入咗區議會可以向政府提建議,影響政府政策,可以針對性幫到一群人。」他說。
Jack在當選前,曾任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區議員陳鑑林的助理,熟悉社區事務,他認為議政能力是當議員的重要條件之一, 「面對不同人的大量意見,你要去分析怎樣才會令居民獲益,即使別人看淡的事也要堅持,獲得成果時那份滿足感是無法形容的,要記住不能當社區服務是一份工!」
對Jack來說,社區服務不單純是打份工,更是一場有味道、充滿酸甜苦辣人生歷練。他日常接觸的街坊由3歲至80歲都有,一方面,他與居民互動時最開心,尤其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好甜。但另一方面,他也要去平衡社區不同人的聲音,有時又要面對政府未必接納意見,做得好未必有掌聲,稍一不慎卻會備受抨擊,酸苦辣自知。
Jack舉例說,高怡邨以年長居民為主,通往屋邨的33級樓梯和升降機分開設計,前者快捷但長者難以負荷,後者要繞路才到,兩者皆不便。居民期望能在大廈旁加建升降機,奈何因安全、成本等因素未能落成。他一方面要向失望的居民解釋,一方面則要思考替代方案,壓力與挑戰,少一點負擔能力也不可。

新移民經歷培養助人之心
和Jack做訪問,聽他一口流利廣東話,你不會想像到,原來他曾是一位連粵語也不懂的新移民。他在97回歸前來港,喜的是一家團聚,苦的是環境大轉變。
他憶述, 「我唔識廣東話、英文差,一家五口住在土瓜灣數十呎的板間房,爸爸帶我搵學校,十間有八間一聽是新移民就說無位,本來我應該讀中一,後來都要由小六讀起,三月入學,六月就考升中試,好在都勉強升到。」
當時未有足夠的社區資源提供協助,Jack一家人在住屋、求學上可謂歷盡彷徨。不過天道酬勤,他之後苦練粵語,又在中學擔任社長、風紀等職務,培育自信和領袖才能,至大學修讀社會服務,其間又積極參與了不同的校外活動,由參加者、義工到搞手,因為這些經歷,所以Jack更想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做點事。

深夜擺街站 服務夜歸一族
Jack重視社區服務,朝7晚11是正常不過的工作時間,連媽媽也曾忍不住半抱怨半玩笑質問他: 「你當屋企係酒店呀⁈」
Jack更試過晚上11時到凌晨2時擺街站,為的是照顧夜歸一族。 「這群人為口奔馳,他們也是油塘的一分子,我對油塘的想法他們也有權去知,雖然10幾分鐘先有人行過,但可以接觸到他們我好開心。」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