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恆 建設智慧城市的宏願

一盞路燈,照亮夜歸行人的路。但隨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街燈的功能早已不限於照明,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將香港規劃成為 「智慧城市」 ,近期更會試驗能兼具探測交通流量和收集氣象數據等功能的多功能智慧街燈燈柱。

城市發展創新科技乃大勢所趨,不少青年人瞄準機會創業,星火科技行政總裁的馬志恆(Henry)便是心懷壯志的一位。他在接受《龍週》訪問時揚言: 「要將科技帶到香港!」

看好發展潛力

Henry的這份雄心,源於他早年到內地參觀企業時受到的思想衝擊。當時他雖在外國讀書,仍不時回港陪家人到內地旅行,察覺到內地變化迅速, 「08年我到內蒙古,發現比想像中先進衛生,2012年參觀內地的企業廠房,居然已有無人駕駛!」他憶述。

Henry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具有長遠潛力, 深思熟慮兩年後,遂在去年成立了創新科技公司,並在今年1月宣布與內地的特斯聯科技合作,開展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 技術和產品在香港及亞太區域的落地應用。

2411QC001_.jpg
▲馬志恆創立的科技公司與內地技術公司合作推動人工智能

大數據助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的發展重點在於大數據,有了大數據後,AI人工智能系統方可作出各種分析和預測, 幫助城市管理者有效、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城市資源。在這方面,Henry主要推動大廈物業管理上技術的應用,他簡單解釋:「例如閉路電視屬被動式保安系統,採用人臉識別就化被動為主動;大廈的風火水電,以往由管理處收集、報告數據,現在可以即時報告給住戶, 方便推行減排策略。」

參考內地住宅小區的做法,智能系統能有效統計小區人流,紀錄進出人口,他認為這有助人口管理及作出城市規劃, 「我可以睇到這3 個月會不會多人出入,會不會影響環境,提早預防問題。」

然而,普通市民對城市要如何智慧起來尚未有清晰概念,更有不少對私隱的擔心,Henry指出其實2G 時代也一樣,只是資料數據掌握在國外,他強調要相信香港的法治完善, 又建議應該設立合約綁定,規管相關公司不能販賣數據。

對比新加坡等地,過去數年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被評較緩慢,Henry 認為這也是香港面對的難處, 「內地的發展好快,是由0到1, 但香港是0、0.2、0.4 的持續性發展,現在可能只是由0.7到1的跨幅,好多私人公司會擔心當了『白老鼠』。如果是一下子去到1.5的話,可能會更吸引人發展。」

盼科技優化城市生活

馬志恆成長於教會家庭,自小參與不同服務社區的活動,創業後對社會服務的熱誠不退反增。他說: 「Vision要大,考慮要細,城市的範圍好大,但細至一個坑渠蓋、一粒碎石都會影響到人,未來我希望可以研發到新產品幫助社會問題,科技不是去取代人,而是解決人的問題,開公司唔只睇經濟效益,更要有社會責任!」

2411QC004_.jpg
▲馬志恆熱心公益事務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