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工民織造廠 香港製造 集體回憶

開業於1923年的利工民衫襪織造廠,即現時的利工民織造廠,凝聚了近百年的人文歷史。創辦人馮薵如先生最先在廣州開店,及後在香港九龍設置工廠,生產針織內衣和線襪,是香港最悠久的內衣生產及零售商之一。時至今天,商戶遍及世界各地,在海外華僑社區亦頗受歡迎。利工民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產品譽滿國際。
立足香港 風行華人地區

香港針織業在20世紀20、 30年代開始發展,此前有個別針織品工廠生產襪和內衣等製品。至20年代,數目始漸增,例如維新製造局、利民興國織造有限公司和利工民織造廠等。1923年,馮氏在廣州開廠作為基地,4年後移師至香港設立廠房,以6部手搖織襪機作為生產機器起家,初時產品主要以襪為主,再逐步延伸至不同類別和系列。

二戰結束後,香港大小針織廠約500家,也漸具規模,包括笠衫類、織襪類、匹頭類、線轆類和漂染整理類等等。行內亦有華商織造總會,是香港最大工業團體之一,其中規模較大者,以藝興、嘉綸、利工民、藝生和棉藝等廠家為主。由於特惠稅關係,外銷至英鎊區域(如南洋)較為暢旺,英國、新加坡、非洲、菲律賓、南美洲和中東均有銷路。當時的利工民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區,其後生產的秋蟬牌羊毛內衣、金鹿牌線衫等風行港澳、華南,甚至海外地區,亦活躍於工展會,幾乎每屆會場都見到利工民的招牌,並以著名的鹿牌線衫商標作為攤位裝飾。

067QC001_
▲利工民夏冬季兩大王牌產品

經典廣告 深入民心

現代人如想買件保暖內衣確有很多選擇,但若論及品牌的造工、品質和保暖程度,相信不少香港人自然想起伴隨90多年的利工民針織品。 1974年《利工民秋蟬牌羊毛內衣》廣告推出,成為一時佳話,當中的經典對白 「着番件利工民秋蟬牌羊毛衫啦,好暖呀!」相信港人必定耳熟能詳。其保暖功能和質料贏盡口碑,直至今天仍是利工民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人們在穿上時總會添多一件貼身衣,成為了港人穿上秋蟬牌羊毛內衣的主要配搭方式,世代相傳。

067QC005_ 067QC006_

嶺南地區大部分時間天氣較炎熱潮濕,出汗很多,利工民所出產的輕薄線織汗衣也堪稱時尚和舒適,在吸汗的同時迅速把汗水揮發以不至沾在身上。過去,李小龍、成龍、周星馳和甄子丹等巨星於幕前均演繹出其獨有風格,不論是圓領或半鈕扣款式,這款衣裳早已超越了內衣的用途。如此透薄的

「底衫」,是以線紗支數而製成,其中有達120支紗(紡織物紗支數越多,代表衣物的質量更細膩堅固,不易變形,面料更柔軟舒適),相比起坊間的普通貨一般以20至40支紗而成的恤衫,其耐用程度與質量相差甚遠。對港人來說,夏天穿線衫,冬天穿羊毛內衣,是數代人的共同回憶。

067QC010_
▲周星馳身穿經典線織汗衣

編織香江歷史

多年來,利工民堅持在香港設廠生產,現時廠房設於九龍深水埗青山道的百美工業大廈,佔地約萬多呎,大部分生產線也設於香港,並維持九龍兩間位於深水埗南昌街及旺角上海街,以及港島的上環和灣仔共四間店舖,同時設有數10個代理商遍布港九新界及澳門,是名副其實的 「香港製造」。深水埗區於上世紀50、60年代是香港紡衣製造業的核心區,不論布料、鈕扣、拉鏈、花邊,批發或零售一應俱存,亦聚集不少織廠、染廠和製衣廠,當時的製衣業帶動香港經濟起飛並晉身亞洲四小龍。即使這行業於上世紀80年代漸趨衰落,但現時深水埗仍是在本地設計師的尋找靈感的天堂。利工民這品牌彷彿見證了香港紡織和製衣工業的變化發展,繾綣香江情懷。

067QC011_
▲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的門市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