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擔任乒乓球校隊的領隊老師,所幸隊員們的努力不懈與堅持,奪得學界乒乓球男甲及女甲的冠軍。雖然結果是良好的,但當中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
最主要的問題並不在於技術細節的培養,而是在於心理素質的提升。學生一般有相當的技術水平,但一到比賽環境或緊張關頭,水平受影響,容易失去爭勝的欲望。所以只能在訓練期間進行洗腦式的鼓勵,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這是側面地反映學校推廣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問題。香港的德育及國民教育以培養學生七種價值觀和態度為首要,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堅毅是其中一個重點培育的價值觀,但是現今的年輕人似乎堅毅程度不足,往往會有輕生的行為。究竟是學生的堅毅程度不足、還是學校的德育課程出現問題,值得教育界深究。
國民身份認同的培育實在嚴重不足,當涉及國民身份、尊重國家的情況時,往往被評為洗腦、染紅,實在令人惋惜。愛國本是一個國民的基本責任與義務,如果在中、小學沒有受過相關的教育,到長大成年後便會出現一班肆意反政府、反國家的年輕人,對國家、甚或香港的發展,都是大大不利。
還望教育界能適時檢討現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的種種不足,制訂長遠、有效而有系統的德育課程,讓學生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