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屋村到蘇屋邨

蘇屋本來是位於長沙灣附近的一條小村落,村內的人都是姓蘇的客家人。港英政府後來在該處附近興建公共房屋時,便用了村落本來的名字,即是今日的蘇屋邨。

據香港大學所藏的《九龍蘇屋村蘇氏族譜》所載,蘇氏的第十四祖於明代崇禎以前,由東莞縣寶安濠岡村遷到南頭白石,而其第十八祖則於乾隆四年(1739)從南頭白石遷到長沙灣芧田村。

蘇屋村的起源人類學家許舒(James Hayes)認為在十九世紀,蘇氏可說是深水埗最大的宗族,並推測蘇氏是最早抵達深水埗的本地人,因為在十九世紀前後,長沙灣村內沒有公共建築物,唯有蘇氏在村後建了一所學校。蘇氏與九龍仔的客籍蘇氏關係密切,他們曾經分別在1900年、1910年和1920年共同籌辦打醮活動。

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九龍,由於蘇屋村位於當時的市區邊緣,所以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在村外搭建寮屋棲身,卻不時出現火災事故。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港府開展公共房屋計劃。

257QC004_.jpg
▲戰後蘇屋村鳥瞰

蘇屋邨的興建
1958年港府開始動工興建蘇屋邨,分四期於1963年完成。全邨共有16座,每座有8至16層,共提供 5318 個單位,可容納約33,345人。就建築風格而言,蘇屋邨奉行形式依從功能的簡約美學,由第一期開始自下而上順着山勢由南至北興建,使不同期的樓宇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大部分的單位都朝向南方,確保室內有充足的光線和空氣,又可遠眺維多利亞港的美景,也是第一代運用海水沖廁的屋邨。邨內還設有大量室外和有蓋的休憩空間,邨內更有學校、郵局、診所等生活設施,可說是當時普羅階層的理想居所,也成為港英政府向外界展示政績的場所 。 1961 年 英 國 雅 麗 珊 郡 主(Princess Alexandra,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的堂妹)訪港時,亦來到蘇屋邨探訪居民及參觀學校。

此外,蘇屋邨堪稱能人輩出,不少居於邨內成長的居民,憑着自身的努力和機遇而晉身中產階層,締造出香港傳奇。不少香港知名的人士,如許氏兄弟(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樂隊Beyond的黃家駒、黃家強兄弟,影星林嘉華、蔡楓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都曾經在蘇屋邨度過了他們快樂的童年。

香港嶺南大學的劉智鵬教授在蘇屋邨重建前後,與救世軍蘇屋邨社區服務隊合作,為邨民進行口述訪談,撰成《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一書,當作記述着了邨民的喜樂點滴,堪稱香港獅子山精神的現實寫照。

屋邨的重建與新生
步入廿一世紀,由於社會的發展,加上政府實施富戶政策,不少年青一代紛紛遷出屋邨往外居住,邨內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樓宇結構亦出現老化問題,因此特區政府決定重建屋邨,於2012年起展開重建工程,預計於2018年中全部落成,提供14棟大廈共6985個單位,可住1.9萬人。新蘇屋邨亦會沿用舊邨大廈名稱,樓高26至40層不等。房屋署也保留了舊蘇屋邨楓林樓4個單位,復修並放置主題家俬,供市民日後參觀。同時也會保留舊邨建築特色,即 「蘇屋三寶」,包括舊火水屋(現稱小白屋)、燕子亭和大門金漆牌匾等。

257qc001_.jpg
▲重建中的蘇屋邨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