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騙案飆升 暑期工陷阱多

今年4月,有騙徒在Facebook發帖,聲稱以高薪招聘兼職禮品推廣員。其後,16名包括學生在內的年輕女性被高薪吸引,先後應約到西九龍區兩個大型商場見工。 「面試」 期間,騙徒藉詞要她們交出身份證、住址證明甚至提款卡,聲言需要影印有關文件。騙徒取走各人的證件後逃之夭夭,一去不返。

網上高薪招聘 16女被盜個人資料

有事主在被盜走證件後即時報警。警方追查期間,不少事主稱收到銀行或財務借貸通知,才發現身份已遭人盜用,當中單一最大宗的借貸金額為10萬元。警方相信多宗類同案件為同一集團所為,騙徒利用事主的資料偽造工作和收入證明,向不同的銀行及財務機構借貸。

至6月底,警方終於鎖定一批目標男女,拘捕6男女,懷疑他們是詐騙集團的骨幹成員,涉及借款逾100萬元,並騙得數萬元。

暑假臨近,不少學生都會做暑期工賺零用錢或累積人生經驗。有不法之徒亦看準這個時機,設下求職陷阱,如上述的在網上高薪招聘,然後盜用青少年個人資料進行借貸。結果不少入世未深的學生慘被騙取金錢及個人資料。

根據警方提供的數據,警方去年全年接獲的求職騙案有33宗,損失金達約113萬元。但在今年短短首4個月,警方已接獲48宗求職騙案,涉案金額共782萬元。騙案數字和涉案金額分別大增加逾四成及近6倍。

254QC008_
▲暑期開始了,不少學生哥都想做暑期工賺零用錢

招攬青少年 「收數」

警方指出,在48宗求職騙案當中,有20宗涉申請貸款求職騙案,涉及719萬元。而最大的一宗騙案金額為79萬元,其次是騙取保證金或行政費用的案件,涉及30萬元。70多名受騙市民當中包括有20多歲的年青人。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譚詠詩表示,近年網絡騙案飆升,尤其是新興一種 「網絡打手」騙案,騙徒會聲稱招聘 「網絡打手」在拍賣網站寫下好評,但會先要求求職者交 「入會費」等不同費用才會獲聘。當求職者繳費之後,騙徒已經逃之夭夭。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找暑假工被騙財物事小,有不法分子甚至會招攬青少年負責去 「收數」,結果犯法要坐牢。6月28日,元朗區警方就拘捕了一名犯罪集團成員及4名青少年,年齡由14至18歲。據了解,5人當中有2名為學生,在沙田區學校就讀,其餘3人已輟學。他們涉嫌進行非法收債有關的刑事毀壞案件,如膠水塞鎖匙孔、淋紅油、用噴漆噴上追債或粗口的字句等。

天水圍分區特遣隊主管陳養泉督察指出,暑假將至,不法分子利用保安對青少年警戒心較低的心態,藉招募暑期工為名,聘請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指使他們從事非法活動。

254QC002_
▲警方呼籲市民求職時小心提防網上可疑招聘廣告

被誘攜帶毒品過關

近些年,警方更留意到有騙徒以酬金及免費旅遊等利益,誘騙青少年跨境運毒或偷運違禁品。

海關6月份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首5個月,在各出入境口岸破獲91宗青少年攜帶私煙及毒品等違禁品過關的案件,共有92名21歲或以下人士被拘捕,較去年同期上升46%。其中,以偷運私煙的情況最為嚴重,共有60宗個案,販運毒品的個案則有11宗,高於去年同期的43宗偷運私煙案及4宗運毒案。

油尖旺區議員黃舒明接受《龍週》訪問時慨嘆,近年報章上不時有青年攜帶私煙及毒品等違禁品過關被拘捕的報道,但無奈仍有不少年輕人上當,有的甚至不是去東南亞,只是去深圳, 「不法分子利用幾百元微薄報酬,往往就能吸引年輕人從事違法行為。」

黃舒明指出,據一些年輕人向她反映,他們不時會在互聯網如facebook等看到聲稱有免費旅遊機會的工作,但其實裏面暗藏陷阱, 「這是最可怕的,當中很多是牽涉運毒等不法行為,譬如不久以前就有案例指,有青年被誘騙運毒到泰國,結果在當地受到嚴重處罰。」

層壓式推銷 年輕人難勝任

黃舒明表示,除了被誘運毒,也有青少年趁暑假投身層壓式推銷行列,但正所謂 「未見官先打80大板」,他們從事這類推銷工作往往被要求先花錢購買一大堆產品,繼而向身邊親友推銷。

黃舒明指出,有些公司會給予剛入職的青年一個美好憧憬,但年輕人卻未必會想清楚他們實際上能否達到相關工作目標, 「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們應該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和勝任做這類工作,是否有這麼大的

人際網絡令他們做得成傳銷工作。」她指,很多騙案源於網上招聘,當中不乏虛假廣告,建議當局在社交網站加強宣傳。

宜通過熟人介紹工作

《龍週》記者訪問了一些教師,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做暑期工都是為了賺點零用錢,而他們大多數會選擇做服裝店店員、餐廳侍應等比較正常的工作。有的學生則希望在短時間內賺取高薪,但這樣便會較易中招。

在九龍東一間中學任教的李老師表示,她所教的大部分學生都很謹慎,但仍有少數人被求職廣告內容誤導而從事所謂 「高薪」的職業,例如多年前就有一名學生因為做傳銷工作而被騙財,因此她身為師長,也要不時提醒學生要小心搵暑期工,最好是通過熟人介紹工作。

青年民建聯保護個人私隱至關重要:

針對暑假各種求職騙案不斷湧現,青年民建聯早前特地到保安局請願,要求當局加強打擊暑期工騙局。青年民建聯舉例說,有些公司會以招聘暑期工或短期工作為名,在面試時向青年收取行政費或訓練費用等,或誘騙青年先付費報讀公司課程,在過程中收取身份證或信用卡等個人資料,利用獲取的個人資料以此圖利。有的騙徒則會發布虛假招聘廣告,在面試過程中套取求職者個人身份證,並指出求職者欠缺有關職位空缺的入職條件,繼而誘騙求職者簽署文件以進行課程進修或要求加入會籍等。

青年民建聯呼籲,年輕人在應徵暑期工時要小心檢查聘用合約內容、不要隨便簽署任何文件,以及不要容許個人資料文件如身份證或信用卡等,讓任何人帶離自己的視線範圍。

254QC004_
▲青年民建聯到保安局請願,要求當局加強打擊暑期工騙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