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起,陳華裕已經連任五屆觀塘區議員。在出任區議員的20年間,陳華裕為觀塘中心區提高管理質素、改善居住環境,促進居民關係做出了許多貢獻。
30年法團主席 提高大廈管理水平
陳華裕參與地區工作,要從1988年說起。當年他購買觀塘裕民中心的住宅時,被單位的景觀吸引,但購入後才發現觀塘區的居住環境其實不太理想, 「噪音大,空氣差,環境衛生欠佳。」
陳華裕於是想辦法改善,他先是不停地寫信向政府反映情況,繼而親身參與了地區管理的工作,希望改善居住環境。
1993年,陳華裕加入觀塘中分區委員會,就地區的管理提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當時分區會會議中有75%時間是我在發言。」除了建言獻策,他每晚還在區內巡察2至3小時, 「從裕民坊巡至鯉魚門村,發現了許多問題,亦對地區工作提高了興趣,接受政府委任多個政府職位。」
另一邊廂,陳華裕搬到裕民中心第二年,就被推舉為裕民中心業主立案法團主席,一直到今日做了30年,不僅財政改善,更引入新的管理文化, 「到2003年時,已有一千多萬元盈餘,做大廈維修及更新升降機,都不需要向住戶收額外費用。」

連任5屆區議員 選票一屆比一屆多
陳華裕積極參與地區分區委員會工作,又為裕民中心帶來優質的管理,因而不斷有街坊鼓勵他參選區議會。1999年,陳華裕在選舉前一個月毅然決定參選,最終當選為觀塘中心區議員。2003年、 2007年、2011年,他均勝選連任,得票一屆比一屆多,2015則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
陳華裕當了20年區議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03年應對沙士一役, 「當年九龍東是重災區,淘大花園出現多宗個案,但我這區(觀塘中心)沒有出現個案。」
陳華裕並沒有將這一結果歸功於他的地區工作, 「我們很慶幸,上帝眷顧了我們。」但事實卻是,陳華裕在沙士期間擺街站超過一百小時,更發起法團和社區組織,清洗樓層,呼籲市民做好社區衛生,預防病毒傳播。
沙士期間 逾100小時街站宣傳
社區工作隨時會遇到突發事件,須處理棘手的個案,陳華裕從關懷出發,解決了不少社區問題。他憶述,剛當選區議員不久,觀塘地鐵站發生有工人因欠薪問題跳軌示威,當時他立即把跳軌的工人勸至區議員辦事處,協助處理問題, 「幾十人到我辦事處,一直談,最後可以幫助工人們追回欠薪。」
近年觀塘舊區重建,作為城規會(2004-2010年)的成員,陳華裕亦就觀塘區的規劃向政府提出建議, 「比如翠屏邨到觀塘市中心,我提出做地下通道,讓居民可以全天候往返市中心和翠屏邨,可令社區發展更完善。」
另外,觀塘舊區改造,將翠屏邨的翠樟、翠柳、翠桉、翠柏、翠梓樓劃入觀塘中心選區。在陳華裕的參與之下,這五座樓的管理質素大幅提升,不僅衛生改善,社區也變得更安全,警方多次在地區會議中表示這一區沒有罪案紀錄。
陳華裕校長 為觀塘中心管理升「呢」
陳華裕身兼達海書院、加信書院的校長, 「學校以招收邊緣青少年為主,需要用較多的時間做好學校工作。」因為這個緣故,陳華裕從政之前也用了不少時間去思考。 「我將每日上午至下午二點以前的時間,安排做學校的工作,下午和晚上則處理地區工作,當然遇到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則會另外處理。」在合理的時間安排之下,陳校長的學校工作與地區工作兩不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