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大力發展東九龍,並於四年前提出在東九龍北部興建一條新鐵路線以疏導區內交通。時隔四年,東九龍區的居住及就業人口大幅增加,但東九龍線項目卻一拖再拖,一直未有落實興建,市民怨聲載道。有關注團體和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立即展開公眾諮詢,以盡快改善交通問題。
安達邨交通不便長者出入吃力
本港樓價持續高企,一般打工仔難以「上車」,能夠獲編配公屋,成為了許多輪候冊申請者的「佳音」。位於觀塘區半山的新建成的公屋安達邨和安泰邨,景色開揚,更是不少人的心頭好。據房委會的資料顯示,安達邨及安泰邨各自有幢公屋大廈,在過去兩年陸續入伙。截至去年底,兩個屋邨人口超過三萬。不過,該區的交通配套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據該區街坊反映,安達邨和安泰邨屬於觀塘區,但邨內竟然沒有巴士可以直達觀塘市中心,只有兩架小巴來往九龍灣,其餘巴士則來回港島、長沙灣及油塘等地區,繁忙時間要等四至五班車。由於缺乏交通配套設施,兩個屋邨的居民也被迫淪為猶如荒漠之內的「開荒牛」。
「沒有地鐵的確很不方便,只可以搭巴士或小巴,去觀塘市中心甚至要轉車或走一大段路。」李女士住在藍田,父母則居住在安達邨,她每次探望兩老,都要從藍田港鐵站坐巴士前往。若碰上放工時間不想在巴士站排長龍,則只能花多點錢坐的士。
李女士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若父母由安達邨家裏去觀塘市中心,要先坐巴士到觀塘泳池附近車站下車,然後再走約分鐘才能抵達。她指出,「10分鐘」是按照一般人的步速計算,而且沿路無瓦遮頭,對體弱的老人家來說頗為吃力。
李女士續指,經濟能力許可的街坊可以打的代步,來往兩個屋邨和市中心。但對已退休、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來說,他們一般都捨不得花錢,往往會選擇坐巴士和小巴。「以我的父母為例,他們出於慳家的考慮,通常不會想到坐的士。雖然班次算是頻密,但撞正繁忙時間,他們要排隊等幾班車才能上到車。」她希望有地鐵線到達該區,方便居民出入。
港鐵九東線承載力接近爆煲
事實上,東九龍除了部分地區沒有港鐵接駁為人詬病之外,區內人口日益增加,道路擠塞、人車爭路等問題近年逐漸浮現。據《龍週》記者在港鐵觀塘站和九龍灣站多日觀察所見,這些地鐵站的月台較其他地鐵站月台狹窄,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經常水泄不通,乘客上落車都要經過一番折騰。不難想像,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安達臣道計劃及起動九龍東等項目全部落成後,屆時區內港鐵線的承載力難免會爆煲。
運輸及房屋局顯然也有看到該問題,於二一四年發表了《鐵路發展策略》,當中提到發展東九龍線,連接港鐵觀塘線的鑽石山站和將軍澳線的寶琳站,以服務彩雲、順天、秀茂坪及寶達等人口稠密地區,以及安達臣道發展計劃一帶的居民。
按照當局原意,從策略層面,東九龍線可以充當將軍澳地區和九龍之間行程的代替路線。若將軍澳線列車服務受阻,受影響的乘客可取道這條代替路線以轉乘觀塘線。但有關計劃至今仍只聞樓梯響。
時隔四年,九龍多個居民團體忍無可忍,在早前組成「關注東九龍交通大聯盟」,並在三月中旬舉行集會,提出東九龍人口不斷增加,導致路面交通飽和,要求當局認真面對問題,盡快落實興建港鐵東九龍線的時間表。
作為「關注東九龍交通大聯盟」成員之一,身兼觀塘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批評,政府由二一四年已公布興建鐵路走線計劃,但一直以「龜速」處理。
他透露,「關注東九龍交通大聯盟」早前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會面,對方回應說政府聽到市民訴求,但卻以人手不足及仍有其他鐵路在處理等為由,不願承諾何時能就東九龍線展開公眾諮詢等一系列工作。柯創盛指出,一位年近八十歲的婆婆向他反映,她每天都要由藍田廣田邨住所前往觀塘雞寮(即翠屏),但兩處都不近地鐵站,要坐巴士接駁,但由於她怕暈車浪,於是選擇全程走路,「婆婆因為暈車浪而不適合坐巴士,慶幸她身體好,走遠路能應付有餘。但她曾對我說,恐怕到她百年歸老那天都看不見新鐵路建成。」

關注組籲工程盡快上馬
柯創盛氣憤地說:「按道理,當局應該要視乎全港各區的情況作出資源調配,按緩急先後處理事情,但到現在仍未公布就興建走線作公眾諮詢的具體安排。這樣的話,估計至少要十年八年後才能通車,因為一個這麼大的工程,要涉及到很多方面。」
他續指出,現時東九龍交通情況相當不理想,只能以「災難性」形容,尤其是該區不斷有新的房屋發展項目,商貿活動亦漸趨頻繁。
他說,政府早於政府由二一二年已公布興建鐵路走線計劃年籌劃將包括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在內的九龍東,打造成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並組成「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然而,人口多自然會增加交通負荷,加上觀塘的道路是一九六年代的設計,難以應付目前的人多車多的情況。
「在非繁忙時間,車已經行得好慢,在繁忙時間更是塞車,這問題一直以來為人詬病。」據他所知,港鐵已就東九龍線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交了研究報告,但未知報告具體內容和細節。他建議政府盡快展開公眾諮詢,讓不同的持份者去表達對路線的意見,讓有關工程盡早獲得撥款,繼而上馬。
空車疏導客流治標不治本
港鐵為了解決觀塘線日益擠迫的問題,其中一個應對措施是每天在早上繁忙時間,由黃埔或調景嶺開出「空車」前往九龍塘或黃大仙載客,以疏導客流。但柯創盛認為,該方法只是權宜之計, 「這只是暫時治標的止咳藥,並非長遠的解決方法。」
事實上,港鐵派「空車」疏導客流,對港鐵內部的資源調配亦會帶來負面影響。長遠而言,當局還是要循發展新鐵路線的方向着想,才能應付人口不斷上升的九龍東。
數據顯示,九龍人口越來越多,以觀塘為例,目前區內人口多達62萬。由於觀塘區有多個發展項目落成,在可預見的將來該區人口將陸續上升,到時又會增加人流和車流,可想像其擠迫的景象。
返放工時間月台人滿為患
返放工時間月台人滿為患 「我們做過調查,在返放工繁忙時間,九龍灣和觀塘站都是迫爆的,入閘位和月台候車位置都人滿為患。」柯創盛批評, 除了載客量飽和,近年觀塘線亦經常發生故障,鐵路系統遲遲未更新,令問題加劇。
據了解,近年港鐵在陸續提升各條鐵路線的訊號系統,預料至少十年內能全面提升,估計屆時載客量可增加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