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街市外判管理、商場翻新後小店被大幅加租、公屋車位被賣斷等事件多年來也頻頻上演,筆者在參與一次地區活動,聽到很多街坊的意見,也感到無奈。
房委會在公共屋邨附近興建商場,原意是為了服務基層居民日常生活的所需。筆者認為應與一般私營大型購物中心的服務對象截然不同才是,最受爭議莫過於2004年房委會決定出售旗下商場及停車場的決定。
領展接管後,為了追求高回報,大幅度加租,令許多原本經營市民生活必需商品和日常餐飲等店舖,包括小本經營診所,也捱不住貴租而紛紛結業,換來的卻是大型連鎖商舖,售賣價格較貴的貨物,街市亦因租金上升不得不一再加價。曾有統計顯示,領展旗下街市所賣的食材,比附近的公營街市貴五成到一倍,公屋居民的日常支出大了,可供選擇也少了。怎會不民怒四起?
在商業社會,筆者絕對贊成經營必須有道,但不能忘初心,公屋的商場街市有照顧基層的本意,不應單以逐利為主,也須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所以建議領展可以成立一個慈善基金,雖然政府無權干預領展運作,不過可運用其影響力,限制領展把每年一定額度的利潤撥捐基金內,回饋小商戶。社會和諧穩定實需要「官、商、民」合作,攜手退讓一步才會進一大步,期待領展的管理層能夠體恤基層市民的心聲。
高松傑:音樂教育事業家、城市智庫「就是敢言」計劃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