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九大)已於10月24日徐徐閉幕。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社會亦十分關注這一次重要的會議,特別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十九大報告中以前所未有的篇幅提及港澳。分析認為,十九大報告的涉港部分有三個亮點,包括提及香港的篇幅大增、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及加強便利港人在內地政策等,值得各界細味。
重視香港提及港澳篇幅大增
在十九大的開幕日,習近平花了近三個半小時宣讀十九大報告,全文超過三萬字。其中,報告中涉及港澳的講話亦是自香港回歸後,歷屆中共黨代會報告談及港澳篇幅最多的一次,有逾700字。
對於習近平用了歷來最長篇幅來論述香港部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接受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是代表中央發言,對香港來說,這麼長的篇幅反映中央對香港更加重視。
他說: 「其實從歷史上可發現,從1949年建國起,中央都是高度重視香港,因香港是國家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與世界接軌,國家的發展亦一直很需要香港。及至鄧小平改革開放,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雖然是民族統一大業大義,但另一原因是香港的回歸可以幫助中國發展,作出貢獻,包括引資及把經驗帶給內地。這次習近平的報告,其中涉及香港的部分是歷史性地達到700字,反映香港的地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陳勇指,香港對國家的作用未來不會因為國家富強而減少,相反香港未來在大灣區或「一帶一路」等能發揮的作用都非常大,故習近平亦提出要實現中國夢,港澳台長期繁榮及穩定是必然條件。

再次確立對港「全面管治權」
香港時事評論員袁彌昌接受訪問時則認為,香港經過近幾年的政治和社會動盪,中央認為有必要在十九大報告中清晰地表達中央意志,以收一錘定音之效。
十九大的另一亮點是提出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對此,陳勇認為,按照中國憲法及基本法,中央對香港原本就已經擁有全面管治權,只是以往沒有用而已,任由香港自己發展。但當香港出了問題,中央就會作出支援。
陳勇認為,全面管治權不會與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等原則相違背。他說:「有些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去扭曲去曲解基本法,甚至去抹黑自己國家及中央政府,或與境外勢力串連。雖然不少人認為『港獨』做不到什麼事出來,但要知道『港獨』事實上已觸犯了法律的底線,故現在中央提出全面管治權不是針對大部分香港巿民,只是針對小部分違法分子,及那些破壞基本法、破壞『一國兩制』的人。」
袁彌昌亦認為,中央是次的表態並非改變,而是要重新確立中央在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而報告中同時提及「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也正說明中央今後不需要加強參與。

港人在內地將有更多機遇
報告又提到,「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陳勇認為,這是對香港的好消息,預示未來香港可以參與更多內地的事務,上至企業發展,下至小巿民在內地生活都會受惠。
陳勇表示,香港是特區,雖在國內卻屬境外,這次報告反映中央對港政策有所改變,將來港人尤其是青年人,未來在內地發展前景的範圍將更加闊,不單止在香港,更有機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發掘更多的機會。
不過,袁彌昌指出,報告中提出的政策,反映中央有意會給予港澳市民在內地更多便利,但說到底,還是需要港人主動融入內地才可以受惠。
花絮
習總演說3.5小時體力一流
十九大於10月18日揭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報告,從早上9時5分開始演講,直到中午12時30分才結束,耗時約200分鐘。習近平全程中氣十足讀稿,幾乎未停下喝水或出現口條不順,堪稱體力一流。另據統計,習近平發表報告的3個多小時期間,場內響起71次掌聲。
「為習鼓掌」遊戲兩日12億聲
習近平在十九大開幕式上作政治報告時,其間響起多次掌聲。內地科網公司騰訊乘勢推出「為習近平鼓掌」手機遊戲,短短兩日之間累計有逾12億掌聲,按照19秒內鼓掌150次的平均速度,累計有800萬人次試玩該遊戲,十分火爆。

首邀外籍專家參與翻譯工作
據央視報道,由於十九大報告在國內外均受到廣泛關注,為提升報告的外文翻譯質量,來自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專家參與了此次大會報告外文譯本的核稿潤色工作,也是內地政府首次邀請外籍專家提前參與黨代會報告的翻譯工作。
讀者可能會感興趣,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的富有中國特色的名詞如何翻譯。不過這些都難不到專家,如『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據官方譯文是「We have taken firm
action to 『take out tigers』, 『swat flies』and『hunt down foxes』」; 「至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譯文是「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 and your mission can be accomplished」。
知多D
十九大代表 如何選舉產生?
在不少港人印象中,中共是一個專制的政黨。其實不然。以今年十九大為例,出席會議的黨代表就要逐一通過五個環節:推薦提名、組織考察、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和會議選舉,經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才能成為黨代表。
在推薦提名環節,中共會宣傳發動全面覆蓋基層黨組織。比如,為了便於年老體弱黨員、居住偏遠的農牧民黨員等參加,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採取上門走訪、打電話、設立流動票箱等方法,傳達精神、組織推薦。
在最後一個環節即會議選舉,中共今年也改進完善選舉方式,實行差額選舉,差額比例應多於15%。各地選舉代表還運用遼寧等地拉票賄選、破壞選舉的案例,加強對代表選舉工作的監督,對違規違紀問題「零容忍」。

小知識
什麼是十九大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一直有舉行黨代表大會,首次黨代會是在1921年。但五年一度的常規則源自1980年代。由於今年是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故簡稱十九大。
今年的十九大於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大會一致同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習近平在此次黨代會開幕會上詳細闡述了這一思想的內涵,並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將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除了規劃未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一如以往,十九大也對未來五年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布局作出新安排。由於中共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政黨,其權力重組不僅關係着中國的命運,也對全球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故今年十九大受到了海外前所未有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