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試 九龍傑生會

悠長暑假後,九月除了是莘莘學子們的開學日,也是九龍地域傑出學生聯會(簡稱傑生會)新一屆理事會就職典禮的大日子。這間由學生組成的機構雖然年輕,卻憑着敢想、敢試的精神,一步步茁壯成長。

成立六年 學生組成
與其他青年機構相比,只得六歲的傑生會可說稚嫩,理事會架構也全由學生組成,連新任主席衛嘉欣(Kelly)也只是一名大四學生。但她卻希望外界別小看他們年輕,因為少年人做起事來沒有掣肘,也更有衝勁。
她說: 「理事會成員都是學生,所以我們的活動也很貼近學生需要。我們年輕,沒太多規範,只要有人提出想法,我們就敢做、敢試!」
憑藉這股熱血,傑生會這幾年積極開展各類活動,例如良師益友計劃、九龍區聯校口試練習、放榜打氣音樂會等,都是專為學生度身訂造。
20170920p8-image2

首辦音樂會 為DSE放榜生減壓
「傑生會有許多經歷過公開試、成績優異的學生,大家也想將經驗分享出去。於是2014年我們首次嘗試舉行九龍區聯校模擬口試,幫助高中學生準備DSE(中學文憑試),我們邀請之前在公開試中奪得五星的同學擔任考官, 為同學練習、評分、分享經驗。」
模擬口試讓同學不再局限於自己學校練習, 例如Band3同學可以與Band1學生碰頭,是真正公開試般的實戰機會,加上可以聽到許多離奇、實用的考試經歷,所以深受學生歡迎。
此外,有見近年考生們都愛在放榜前夜相約聚會「等放榜」,傑生會也特意在今年DSE放榜前夜在觀塘海濱舉行放榜打氣音樂會,為大家打氣減壓。
Kelly認為這也是傑生會的特色,「因為我們都是現職學生,會好清楚學生需要,每年吸納新同學加入理事會,有助產生新火花,大學生可能擔綱統籌,中學生執行,未來計劃加入初中生, 大家可在不同崗位中成長。」
20170920p8-image3

摸石過河中學習成長
不過,「年輕」的傑生會雖有優勢,也有不少挑戰。
「我們的想法太新,好多活動都無前車可鑑,例如聯校模擬口試,由零開始,執行落實時就遇上許多困難,好似找場地、報名安排、學生的分配,都要一一學習,過程如摸石過河。」Kelly說。
而理事會兩年一次換屆,也令活動難以建立穩定發展方向:「譬如去年舉辦過演講比賽,後來我們發現坊間其實有好多,便會考慮轉搞其他,我們無規範,但某程度上欠缺持續性,仍在摸索自己的品牌活動。」
除了硬件配套,Kelly覺得最難是溝通。她說: 「老實講,成員們都是很有主見的人,要磨合不易,雖不會爭執,但會意見不同。所以要搵平衡點,學習互退一步,然後互補。」
20170920p8-image4

構思入校 分享生涯規劃
談到外界將傑生定性為成功的一群,Kelly不表認同, 「其實傑生不一定成功,只是多數會有好清晰的目標,清楚發展方向。每個人對傑出的定義亦不同,一般年輕人擁有的機會其實差不多,只看自己有否爭取。我不認同社會將部分人標籤為『廢青』,我覺得他們只是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10幾歲時想試不同的事很正常。」
就如傑生會會歌歌詞中所言: 「少年似樹苗剛生長,能成大器作棟樑」,作為新任主席,Kelly也有一番大計。她說: 「首先傑生會已經六年,要想擴大知名度,需要對外發展。我們正構思入校活動,希望可以向同學分享生涯規劃;另外又想搞STEM比賽,又會重啟Mentorship計劃等,幫學生配對導師,了解理想職業的入行條件及資訊,當然模擬口試和放榜音樂會也想堅持下去。」
她期望傑生會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資源,為學生及社會貢獻綿力。
20170920p8-image5

有關傑生會
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及香港青年協進會09年主辦「九龍地域傑出學生選舉」,並在2011年促成傑生會成立,期望凝聚九龍五區優秀的學生。
傑生會會員皆為九龍區傑出學生選舉或地區傑出學生(九龍城、觀塘、黃大仙、油尖旺、深水埗)選舉中得獎的學生。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