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街條例生效一年 效用成疑

政府在去年9 月實施《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至今已有一年。但《龍週》發現, 該條例似乎未能杜絕店舖伸延至行人路,仍有商戶將貨物擺出街,甚至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罰則。
今年7月,黃大仙區議會正式成立「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除了針對區內店舖阻街問題,亦着力改善衛生情況。小組主席何漢文期望小組做出成效,使這一市容整頓運動可以擴展至其他地區。

20170920p4-image2
慈雲山食肆阻街問題嚴重,在店前放滿枱櫈

走法律罅店舖伸延行人路
《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於去年9月24日起實施。條例規定,若有商戶將貨物陳列於店舖範圍外,食物環境衛生署和警務處人員可根據《簡易程序治罪條例》即時作出票控,罰款為1500元。旺角花墟等具地區特色的街道,則被列入「酌情容許範圍」,商戶可以將貨物放在店舖門前兩呎半至5呎不等。
「在條例實施初期,成效是有的,但隨着時間過去,問題又逐漸變得嚴重,尤其是從去年3月開始,黃大仙區多了一些賣蔬菜的連鎖店舖,他們利用法律漏洞避開罰則,區議會對此非常關注。」身兼「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主席的黃大仙慈雲東區議員何漢文接受訪問時說。
何漢文解釋,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不少商戶想盡辦法將店舖伸延到街外。他舉例說,有菜檔將裝滿菜的發泡膠箱放在店舖對出行人路的欄杆位置, 「他們說不是擺賣,而是存貨。店內的菜賣完了,就會將欄杆位置的那些菜擺進去店裏賣。」
面對這種情況,食環署只能以阻礙清潔街道的條例,通知菜檔在4小時內將貨物搬走。「4小時什麼都賣完了。那4小時通知的措施,是否可以取消呢?擺在街上的貨物,若有人認頭的話,就要對方交罰款,沒人認的就搬走。至少要把條例修到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管理街道。」
何漢文批評,現在食環仿似無牙老虎,不時要跟警方聯合起來才能採取行動,加上現有條例做不到理想效果,因此要徹底解決阻街問題,要法律上修改章節才能做到。他建議政府修例,杜絕商戶利用公眾地方作為自己的營商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下,若店舖擴展營業範圍至店舖以外可為當區增添姿彩和營造獨特的地區特色,而又不會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迫切危險,當局會將有關地段列入「酌情容許範圍」。目前共有5個這樣的區域,包括黃大仙牛池灣邨、旺角花墟、奶路臣街1號至7號及2號至2P號、屯門置樂37B區,以及屯門新墟一帶。

20170920p4-image3
新蒲崗後巷排水渠,十之八九都被油積和食物殘渣堵塞

列酌情區保花墟特色
記者早前走訪了位於太子道西的花墟,發現大多數店舖都用盡當局給予的3呎酌情延伸位置,將花卉盆栽展示於舖外,亦有個別店舖將貨全部置於舖內。「我們不放在外面是為了遵守法例,免得惹來投訴,被食環署檢控。」一間專賣蘭花的店舖的職員張小姐表示,做生意的當然想有更多空間擺賣,但始終應該以守法為先。
不少市民亦認為,將店舖延伸至街外絕不能容忍,但亦有人覺得只要不是太過分,這樣展示貨品的方式反而能增添購物樂趣。家住慈雲山的黃女士,經常到旺角花墟一帶選購鮮花。她認為, 「酌情區」的設立很好,能方便顧客挑選各式植物品種, 「店內空間很窄,轉個身都困難,放在外面,讓人更容易欣賞到這些花花草草。」
廁紙、洗頭水、樽裝水,藥房將貨物擺滿舖前位置的場景屢見不鮮。港九藥房總商會副會長劉愛國指出,自阻街條例實施後,大約九成藥房都奉公守法,沒再將貨物擺放在店舖外,他們亦沒有反映說生意受影響,「同一條街,間間藥房都一樣的做法,將貨物放回店內,那就不會說擺出來就佔便宜,不擺出來就吃虧。」

20170920p4-image4
劉愛國指,自阻街條例實施後,九成藥房都沒再將貨物擺放在店舖外

枱櫈擺行人路食肆阻街嚴重
除了一般店舖外,食肆阻街問題亦相當嚴重,不是在店前放滿枱櫈,就是將後巷當作處理食物的工場,阻塞通道之餘,更會引起渠道淤塞、鼠患等環境衛生問題,這都是「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十分關注的課題。
「在黃大仙區,以新蒲崗食肆最多,自然導致環境衛生問題,尤其是週五和週六,枱櫈都擺在行人路上,曾經有很多街坊投訴,食環署也來發告票,甚至要求有關食肆停牌,但過後又是這樣,成效不大。」同樣是「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成員的新蒲崗區議員雷啟蓮說。
雷啟蓮日前帶記者到新蒲崗一帶的後巷黑點視察,發現本應該流動的排水渠,十之八九都被油積和食物殘渣堵塞,臭氣沖天;更有食肆員工在衛生條件如此惡劣的後巷處理食物。
據了解,由於很多食肆店舖面積不大,所以他們每天清晨5、6點,趁食環署還未開工,將後巷當作工場,又不時將食物殘渣棄置於雨水渠。
對此,何漢文氣憤地說: 「這一帶經常塞堵,試過成塊豬皮和成隻蟹都勾到上來.這是否反映食環署要加強巡查呢?但我們說了很久,還是這樣。」
雷啟蓮則表示,經常接到街坊投訴區內的休憩處、公園等衛生環境差劣。用來回收廢物的三色筒不但沒有放對廢物,還會長期滿瀉,又沒人處理,最後吸引老鼠到來,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加派人手清理。
家住新蒲崗的林先生接受訪問時亦表示,該區食肆多,鼠患特別嚴重,他不時在街上見到有老鼠橫行,狗糞亦特別多。育有兩名子女的他,擔心會環境衛生差,細菌易滋生,影響小朋友的健康。

20170920p4-image5
太子花墟多數店舖用盡3呎酌情延伸位,亦有個別店舖將貨置於舖內

勿忘「沙士」重創
「現在香港的市容比以前差好遠,難道要等另一次『沙士』來,或是爆發鼠疫,才注重衛生?」何漢文慨嘆,大家已逐漸淡忘疫症為社會帶來的創傷,很多衛生措施做好了,但很快又故態復萌。
他回憶說,2003年「沙士」時期,當局成立了特別清潔小組,當時這小組的權力和成效都比較大,因為大家都害怕「沙士」。
他說: 「我們這個『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的權力有多大,會否仿效當年『沙士』清潔小組的做法,當遇到有阻街和後巷工場就要立即將貨物搬走?」目前這些都不在「提升市容運動工作小組」的職權範圍之列。

20170920p4-image6
雷啟蓮指,新蒲崗食肆多,後巷衛生環境惡劣

區議員冀政府增資源
何漢文表示,現在小組有大約100萬元撥款,可以做的包括增加洗街隊,或進行一些修葺等。然而,黃大仙有40多萬人口, 這百多萬可謂「杯水車薪」,未必能滿足多項需要,「若我們做到成效,令街坊滿意,希望政府能增加撥款,並把這提升市容的運動擴展至其他地區。」

20170920p4-image8
何漢文認為改善區內環境刻不容緩,不要等「沙士」重臨才注重衛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