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佑雄 46年無私奉獻的全能義工

本版主持:時代變遷,愈來愈多人覺得人心日益冷漠,功利主義抬頭,就連做義工都彷彿失去了以往的單純,為名聲好聽、為CV好睇而跑去做義工的大有人在。但慶幸,還是有些人堅守初心,告訴大家做義工的真正意義。46年來一直無私奉獻的姚佑雄,就是這些人之一。

從小播下幫人種子
姚佑雄是潮州人,自小跟從父親在一年一度的盂蘭勝會幫忙,雖然年紀小只能當跑腿,但卻是他幫人的起點, 「當時我未夠10歲,起初梗會跑去玩,但爸爸會寫單張叫我幫手貼,後來見到好多老人家排隊輪米,覺得佢地拎住米好辛苦,就主動去幫手搬啦!」
見到長者的需要,小小的姚佑雄開始意識到社會上原來有很多人需要幫助。而他第一次真正當義工,是在升上中學後。
「中一開始參加好多活動,有社會服務團、童軍、民安隊少年團。第一次正式做義工則是幫民安隊去幫一家安老院賣旗,着住制服,我好記得支旗的設計是一朵紅花!我夠大膽,主動問人,仲學了幾句英文,見到外國人就講『Donation』,結果我好快賣晒,仲幫埋其他人賣。」姚佑雄說。首次義工經歷為姚佑雄帶來無比的滿足感,也啟發他立志成為專業義工。
20170920p6-image2

學不同技藝方便助人
抱住「無論咩崗位咩級數,一係唔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想法,姚佑雄在工餘時間就去學習各種技藝,務求有多些技能幫人,如自學心理輔導技巧、插花、電腦維修、裝修、絲帶花,甚至繡花,當中最擅長兼專業的就是攝影。堪稱全能的他,不單在多方面幫到人,更成就了事業。
「當時除了正職外,我還做十份兼職,包括婚禮攝影師、輔警、教絲帶花、教插花、裝修、搬運、領隊帶團等,試過連續五日無睡覺,但一個月就賺到相等幾個月薪金,結果儲到錢買樓。」
1980年代,能夠一次性支付全額買樓非易事,姚佑雄卻成功叫因學歷而看輕他的同事大吃一驚,他將一切歸功於做義工的回報:「我所有技能都是為了做義工而學,無做義工我不會學,就不會買到樓,不會有今天。」
20170920p6-image5

做義工有善報救回自己一命
做義工做了幾十年,姚佑雄走遍港、九、新界,足跡遍布內地、香港甚至海外,近年他在大角咀成立了藝風多媒體創意學苑,透過教授攝影賺取經費,推動學生組織義務攝影隊,一舉兩得。
是什麼令他堅持不懈呢?姚佑雄毫不猶疑說: 「助人是福,善有善報!」
他分享最近的經歷說:「我幫移植運動協會去西班牙做義工,坐飛機時已感到小腿有嘢凸起,我無為意,以為是普通抽筋。到埗後,有同行醫生留意到不妥,即時帶我去醫院,才發現是血管栓塞!若遲一步治療,後果嚴重。結果我在當地住了10日醫院,回港後仍要覆診。」
做義工做到救回一命,更堅定了姚佑雄的信念。明年退休的他,已決定會成為全職義工,最大心願就是發動更多人一起真心幫人,就連面對死亡,他也豁然:「我叮囑過家人,用得着的話就捐贈器官,不然就做大體老師,多年義工經歷之中,最緊要幫到人!」
20170920p6-image4

返內地為被劫老婆婆解困
多年義工經歷之中,姚佑雄最深刻的是一位90歲的婆婆。當時他加入了「長者網絡計劃」,雖規定兩個月才需要探望長者一次,他卻一個月探她2至4次,視她為親人,獲得了老人家的信任,後來更經不住婆婆的請求,悄悄留下聯絡方法給她。
有次婆婆回鄉,身上攜帶的一萬多元現金被搶走,內地公安要她聯絡親人,沒想到婆婆居然將姚佑雄的電話寫下縫在衣服內,姚佑雄才得以趕到內地幫她解困。
經此一役,姚佑雄更確信自己的微小舉動,分分鐘可以解人燃眉之急。
20170920p6-image3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