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對年長一輩的香港人來說,荔園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當年的荔園,已發展成為今日的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台。戰後初期香港市民的消閒場地有限,當時荔園是不少情侶拍拖、父母帶同子女遊玩的勝地。前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的父母,在1949年後流寓香港,父親馬鶴凌在荔園開設露天茶座,母親秦厚修在荔園擔任售票員,維持一家生計。已故的著名香港藝人羅文、梅艷芳,也曾經在荔園的舞台上獻藝,積累舞台經驗,最終成為一代巨星。
荔園原名「荔枝角花園」或「荔枝園」,1948年5月,一位石姓美洲華僑投資100多萬港元,開設號稱港九最宏偉最完備之遊樂場,設施包括游泳池、露天跳舞茶場和酒家,另設有粵劇表演,主持人為一外國人忌連威氏。1970年代荔園劇場的艷舞表演由於過於露骨,多次受到警方檢控。
談到荔園的歷任經營者,最為人所熟知者當推邱德根,邱氏為浙江寧波人,戰後來港創業,先後在新界沙田、大埔、粉嶺經營劇院,又創立遠東銀行及參與興辦仁濟醫院。1962年邱氏購入荔園,增設過山車及動物園等設施。荔園初期從越南進口大部分動物,最早期展出虎貓、金錢豹、馬來熊、亞洲黑熊、絨羊、白猿、黑麝貓、鼬鼠、猴子等動物,並聘請一位法國籍馴獸師來管理,其中動物園所飼養的大象「天奴」,更成為動物園內的鎮場之寶。不少曾經參觀動物園的老香港人,也不會吝嗇以較高價錢,購買園內提供的香蕉餵飼可愛的「天奴」。可惜「天奴」於1989年2月因不幸患上急性肺炎而不得不人道毀滅。園內的摩天輪、旋轉木馬、咖啡杯、小飛象、搖搖船、碰碰車等機動遊戲,雖然在今日看來相當簡陋,過山車的速度與海洋公園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但在當天已是相當刺激的娛樂,帶給遊人不少愉快的記憶。此外,荔園入口的擲階磚遊戲,也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遊戲項目。遊人可用硬幣投擲白色磚塊,若擲中目標的話,可贏得香口膠一排。

1970年代末期,邱氏又投資1500萬港元在荔園旁邊興建宋城,城內設有仿古的亭台樓閣及蠟像館,並有一條小河,又有表演者穿着古裝演出中國傳統婚嫁、雜技、氣功、絲帶舞等項目。在內地旅遊業未發展前,這些項目對外國和本地遊客,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娛樂項目。1980年代邱氏入主亞洲電視,其間亞視拍攝的古裝電視劇,多在宋城取景,也為亞視省回不少場地的租用費。因此邱德根入主亞視期間,也是歷年亞視能轉虧為盈的時期。

隨着港人娛樂模式的改變,加上海洋公園的競爭,使荔園的營業利潤大不如前,此時政府決定收回荔園的土地,也促使邱氏家族放棄經營荔園。荔園在1993年7月31日正式關閉,逾100頭動物被送到深圳市野生動物園。當晚荔園與宋城一併結業。結業前的入場費,成人港幣為10元,小童半價。最後一星期,每日平均有5,000人次進場,結業當晚更吸引20,000人次進場。園方特別印製一套四款閃卡贈予入場遊客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