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考試受關注 兩岸三地升學大比拼




DSE考試受關注
兩岸三地升學大比拼

中學文憑試(DSE)接近尾聲,應屆考生大多已為前路作好準備,待成績公布後便決定升學去向。近年本港升讀大學的機會提升,但不少考生仍會選擇到外地升學,其中內地和台灣由於學費低廉,生活文化易於適應,成為不少人的首選。但有升學專家認為,同學須了解各地招生情況,以及個人學習興趣和就業前景等,以作出適當決定。

「將來我想到內地發展,內地很多企業都提供實習機會,比香港多好多。」現時在暨南大學就讀電子商務一年級的張然(然仔)對本報記者說,具備內地經驗可提升個人競爭力,對將來搵工有幫助,所以他去年考DSE前已做好部署,通過校長推薦計劃報讀暨南大學,結果順利獲得取錄。

內地發展 報讀暨大

對然仔來說,學校知名度、校園文化,以及學費等均是他考慮升學地點的因素。他說:「我本身愛好運動及比較活躍,覺得暨大校風比較適合我,而且在內地讀4年的費用,等於在香港讀一年,在內地一年學費連同住宿,一萬蚊有找。」

然仔表示,雖然到海外升學也有助開拓視野,但他不想增加家人的負擔,而且暨大也設有海外交流計劃,他打算在二年級時參加。

學習壓力 台比港少

與然仔相反,港生郭雪瑩兩年前考畢DSE後,選擇到台灣師範大學讀了一年先修班,然後考上位於台北的銘傳大學修讀企業管理系。

她接受本報記者說:「到台灣讀書,主要是學費便宜,科目選擇較多,而且這邊學習壓力比香港少。」

郭雪瑩表示,當時對DSE成績寄望不高,預期自己升讀本地大學的機會不大,所以作好兩手準備,除了報JUPAS,也報讀台灣和內地的大學。最終本地和內地大學都沒有消息,幸而報了台師大的先修班,可以繼續學業。

她形容,這一年多的校園生活愉快充實,讀書之餘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讓自己擴闊眼光和社交圈子。然仔和郭雪瑩兩個截然不同的個案,恰好是近年越來越多港生前往兩岸升學的冰山一角。過去幾年,由於出生率下降等原因,DSE考生人數逐年減少,本屆應考人數不足6.2萬,較去年少約一成,在本港入大學的機會相對提升。然而,不少人仍會選擇到外地升學,其中內地和台灣是不少學生和家長的考慮之列。

學友社在今年初進行了一項有關本地學生升學意向的調查,訪問了1700多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結果就顯示,17%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往內地升學,考慮赴台灣升學的有26%。

資料顯示,目前在內地大學讀學士學位的香港學生人約有13000人。而截至去年,就讀於台灣高等院校的港生人數有逾8600人。

學友社:宜按個人情況決定路向

學友社的上述調查發現,在考慮往兩地升學的學生中,「收生要求較低」和「學費較便宜」為主要原因,其他因素還有「文化/地理位置相近」、「學習環境好」、「院校知名度高」和「有香港沒有的學科」等,反映同學升學考慮比以往多元化。

不過,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有時同學會容易受周圍的氣氛影響而選擇升學路向,但其實應該按自己的情況,並參考不同意見,結合個人意願及客觀條件作決定。

他說,「這是好幾年的投資,同學們要作長遠考慮,清楚自己學習的目的,學成回來對能否順利找到工作,這些一開始就要想好,不能見步行步。」

招生程序易掌握 內地勝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學友社的調查,雖然受訪的應屆文憑試考生當中,考慮前往台灣升學的較前往內地的多,但前者比例較去年下跌7%,後者則與去年相同。另外,同學們對內地升學的認知度的各項指標普遍上升,當中達七成人表示了解內地大學質素和收生要求,但對台灣升學的認知度則下降,只有不到六成人表示了解報讀方法。

學友社指,這與內地報名方法相對穩定,以及越來越多「過來人」作參考有關,至於台灣,近年多了大學加設獨立招生,報名方法變得複雜,讓人感到混亂。

張然喜歡暨南大學的學習氣氛
張然在暨南大學擔任新生代表發言
張然好動活躍,早前代表暨大四海書院出戰暨大籃球賽並獲得冠軍
張然父母支持兒子到內地升讀大學,訓練其獨立性
郭雪瑩積極參與校園活動,開闊視野

留意學歷及專業認受慎選科目

目前本港學生主要可通過3個途徑升讀內地大學,包括參加部分院校的免試招生計劃、專門為台港澳僑生而設的聯招考試,以及個別院校的獨立招生計劃。學費方面,各學科收費不一,當中以文史類最便宜,連同住宿和生活費在內,每年費用由6000至17000元人民幣不等。

台灣方面,則主要通過「個人申請」和「聯合分發」招收本港生。同學也可報讀台師大的「僑生先修班」,為期一年,之後根據先修班的成績報讀台灣的院校。學費方面,台灣公私立大學院校全年學雜費約10000至36000港元不等,根據就讀之院系而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一般而言,文科院系較便宜,包括住宿生活費等每年開銷預算約24000至89000港元。

學歷認受方面,國家教育部與本港教育局早於04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的資歷。但值得留意的是,這只是升學上的互認,並不代表所有從內地畢業回港的同學都能直接執業,因為現時兩地部分專業分別設有不同的執業資格制度,獲得內地學歷的畢業生,例如會計和中醫等專業等,需通過應考專業考試取得執業資格。

至於從台灣畢業回流返港的同學,吳寶城指出,他們在進修和就業時所面對的挑戰會較大,所以選科時要多加考慮有關行業的前景。他舉例說,台灣在文學、文化,以及軟件開發等方面較強,讀這些學科的同學,回港後會有較大發展空間,又或者海洋生物這些比較專門的課程,是香港沒有的,會成為同學的優勢。

不過,吳寶城提醒說,兩地學習方法不一樣,同學們不熟悉香港一些專業的操作方式,考專業試未必那麼容易過關。而從內地畢業的同學也要留心這情況。

港生數學基礎弱 報讀內地工科需注意

今年有90所內地院校參與免試招生計劃,當中理工類院校佔多數,但本港學生數學基礎較薄弱,選讀理工科會比較吃力。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鞏萬表示,據一些在內地攻讀理工科的香港學生反映,他們因為數學追不上而被迫要轉科。他說,其實讀這些專業需要有M1和M2的知識,但很多本港學生沒有選讀,這是內地和本港大學理工科都遇到的問題。

然仔也告訴記者,數學在暨大管理學院是必修科,當中包含M1和M2的內容,但他在港讀中學時卻沒有選修,幸好有內地同學相助,數學考試才能由不合格變合格。

為了幫助本港同學「補底」,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將與香島專科學校合作,於8月初開辦免費高等數學基礎補習班,只要通過免試招生計劃獲內地院校錄取的香港學生都能參加。

擷取.PNG

郭雪瑩在港高中畢業後,到台灣師範大學讀了一年先修班,再考上銘傳大學
郭雪瑩(中)積極參與校園活動,開闊視野
張然在港高中畢業後通過校長推薦計劃升讀暨南大學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