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開支足夠嗎?
作者 – 梁思韻
教育工作者,在多間報刊撰文,專注親子教育、地區政策等議題,透過文字宣揚愛的教育。
今年《財政預算案》教育預算總開支高達872億,佔政府經常開支的21.2%,佔香港GDP比例 3.4%。有人說香港投入教育資源不足,有人說每年教育開支有增無減算不錯,究竟教育資源開支是什麼一回事?首先要釐清由於香港沒有軍費撥備,所以各項開支比例一定高於一個國家,佔政府總開支%很難與別國比較,但仍可以GDP比例作參考。
教育為政府最大投放開支是世界趨勢,有良好教育系統社會才得以發展。以一五年為例,教育開支佔GDP比例: 香港3.3%, 中國4%, 意大利4%, 英國6.2%, 日本3.5%(2014數據),從數字上看出香港教絶對「超值」,投入比別國少但質素卻是國際級。
過往大家以香港優質教育為傲,但近年不斷被批評,已到水深火熱之境。自回歸以來,香港教育局面轉變,如:教改、校董會架構改變、直資學校出現等,令從前單一政府和學校決策學校發展到近年家長聲音不斷擴大,持份者影響力在變化中。不難發現政府越做,家長越不滿意的困局天天在發生。
新一屆政府在教育方面多花心思是必然的,要走出死胡同,當局應思考除了大灑資源穩定教師團隊,家長及社會人士需要什麼?從中檢視持份者需要,才能計算出香港教育所需預算,而不應以投放總金額再以配額方式下放,公共資源才能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