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 成功要靠自己努力



本版主持:因為同在九龍城區擔任各種公職的緣故,時常與「聰哥」張志聰碰面,變得熟稔起來。聰哥是九龍城工商聯會副會長、九龍城區公民教育運動統籌委員會宣傳活動小組召集人、公益金之友九龍城區委員會副主席,還有其他一大串的職銜,令他與九龍城結下不解之緣。印象中,聰哥勤奮好學,人緣很好,熱心公益,並且很喜歡帶八歲的兒子出席各種活動,還耐心告訴兒子活動意義何在。他看?兒子充滿鐵漢柔情一面,我至今難忘。今次有幸訪問他,令我對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WhatsApp Image 2017-02-21 at 11.49.59 AM.jpeg

梁思韻:您是怎樣和九龍城區結緣的?
張志聰:我第一個社會公職就是在九龍城區工商聯會,此後和九龍城區結下不解之緣。這個區很和諧,官員、團體相處都沒有隔閡。
梁思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您時常帶兒子出席活動,為什麼呢?
張志聰:我兒子今年八歲,我希望他能對基層、大眾不同的需求和處境有多些了解,所以希望他走出去看看。好像去老人院時,他會親手派禮物給老人,很開心。這樣做,可以培養他懂得關懷別人。「佔中」時我也曾帶他去旺角,他當時會說,警察叔叔好辛苦,要買支水給他們喝。其實,一般人總認為警察很強大,要保護人,但我兒子卻能理解他們也有需要,很有同理心。
梁思韻:您參加公益活動不只出錢,還要親身出席,不管多忙都如此,其實有沒有必要呢?
張志聰:我認為這是責任、義務,不能只掛名,否則對不起團體對我的認同。好像公益金之友九龍城區委員會的籌款活動中,我就唱《大丈夫》一曲,籌得20多萬。我很感謝家人和同事的支持,令我可以抽時間參與這些活動。在我的影響下,有些同事也參與了公益金活動,並且在週六放假探訪老人院。
梁思韻:我知道您完成了廈門大學的EMBA課程,為什麼要讀這個課程呢?
張志聰:我年輕時沒能有規範地讀書,一直很想回歸校園。整個課程,我一堂課也沒缺席,只有一次為了區議會選舉坐飛機趕回來,沒有參加考試,要補考。想當年,我從內地來香港,一邊打工,一邊讀書,有十年時間都沒能和家人一起晚餐,每天六點半收工,七點半上課,很晚才回家。我每月賺800多元,租金佔300元,學費佔120元,當時去BBQ要30元,相當於一天收入,根本沒錢去。每月最後兩天都有機會沒飯吃,朋友相見只是兩人喝一支汽水,但我不會埋怨。這麼艱苦還堅持進修,是社會風氣使然,大家都如此,也沒有太多其他娛樂。
梁思韻:你怎樣看時下的年輕人?
張志聰:當年我們靠自己努力,對社會無怨無悔。現在的年輕人受傳媒煽動,什麼都怪政府。我希望政府對老人要多關心,因他們不能再學習照顧自己,但對於年輕人,則要多引導他們靠自己努力。
梁思韻:您對兒子有什麼期望?
張志聰:我給他的一句話就是「生性做人」,要繼承中國傳統的孝順、仁義道德等觀念,不能忘記國家,並要有情有義,知道感恩。我不指望他讀書讀到最好,但要懂得做人。這個世界不怕不會做事,最怕不會做人。

思韻後記
訪問時當提及兒子在「佔中」時主動買樽裝水給警察一幕,聰哥眼睛泛紅,此刻我也被其兒子生性所感動。他不止一次提過學做事容易學做人難,由於今天的成就得來不易,所以對現在擁有的人和事格外珍惜。他希望兒子和下一代年輕人多認識中華文化,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聰哥的一顆愛國愛港心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梁思韻(Renee Leung)
教育工作者,在多間報刊撰文,專注親子教育、地區政策等議題,透過文字宣揚愛的教育。

159qc005_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