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可以增見識長學問,促進個人進步。但不少小孩都不喜歡閱讀,甚至認為讀書是一種折磨。其實只要掌握以下五種方法,就能輕鬆讓孩子愛上讀書,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讀書從「薄」開始
原重的書本會嚇壞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讓他們對閱讀望而卻步。所以,當孩子們剛開始閱讀時,一定要提供合適的書籍,內容既要有趣,也要符合孩子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學前兒童,主要以簡單的故事繪本為主,頁數在30頁左右為宜。小學生可以先看簡單的帶插圖小故事,再循序漸進的增加書本厚度,小學階段看100頁以內的書籍足矣。
豐富的形式感染孩子
我們要給孩子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孩子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以如跟學前兒童進行親子閱讀時,我們可製作書中故事角色的玩偶,用來做情景表演等,讓孩子能多方面體驗到書中故事的樂趣所在。對於小學生來說,可以在孩子閱讀書籍故事以後,跟孩子一起製作一些與故事角色有關的圖畫或者手工等,作為閱讀拓展,讓他們有更高的閱讀情緒。
親子共讀
親子閱讀很重要,對於還不能自主閱讀的學前兒童,家長可以給他們講睡前故事,這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更能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對於已經可以做自主閱讀的小學生,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書中有趣的情節。對於已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家長不需伴讀,陪他們閱讀的時間裹看自己的書就可以了。課外閱讀時間不需太長,小學生每天20至30分鐘是比較合適的。
不要用閱讀來作罰
千萬不要規定孩子每天讀幾頁書,或者用閱讀作為一種處罰。很多家長會覺得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不願意看書的孩子多花時間看書,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如果你在孩子犯錯時,用強制他閱讀來作為一種處罰方式,那麼,就會使孩子對閱讀產生抵觸情緒,繼而更加排斥閱讀。我們應該正面引導孩子去享受和體驗閱讀樂趣,讓孩子們自然而然愛上閱讀。
閱讀之後的電影誘惑
很多電影都是根據書本故事來改編拍攝的,當你的孩子對一部由書本改編拍攝的電影產生興趣時,你可在影片上映前給孩子準備相關的書籍,讓孩子先睹為快。等電影上演後,再帶他們到電影院欣賞。很多時候,書本對故事的描述都會比電影更細緻,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比較學習,故他們品味書本與影片的不同樂趣,並從中體會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