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延壽 防骨質疏鬆 飛鵝山至慈雲閣段適合初哥
本版主持:行山能延長壽命有根有據,據美國一項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步行人士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較不運動者少一半,而患高血壓及精神緊張機會則少接近三成。另一項醫學研究也顯示,每15分鐘步行一英里可增加一種生長荷爾蒙的分泌,促進骨骼生長及更生組織,有助預防骨質疏鬆。行山好處多,不妨約埋三五知己立即行動,Let’s Go!
初接觸行山 宜行平坦路
初初接觸行山,宜按部就班,因應本身體力,選擇一些比較容易的路段,例如行一些較平坦、有石級的路。相反,如遇上石澗、攀爬樹枝或石頭,缺乏經驗者容易發生意外,新手應少去為妙。
行山者亦應穿上爬山鞋,而不應穿涼鞋及拖鞋。最好帶上背包,因為可以空出雙手方便活動。如有行山杖亦應帶上,用以輔助上斜路。水、糧食、地圖、指南針、急救包、太陽眼鏡、帽子都應該帶上。
今次介紹的行山目的地是飛鵝山,位於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和沙田區的交界,牛池灣東部,四順以北,為九龍群山之一。它高度為603米,為九龍最高的山峰。行山者可在此飽覽整個九龍半島、香港島、蠔涌和白沙灣一帶的景色。
全程7.5公里 需時約3小時
要登上飛鵝山,共有四條路徑,若由高處下瞰,路線恰似一個十字形狀。第一條是由飛鵝山道近百花林入口的東路方向而上;其次由北面飛鵝山道的涼亭經東山象山上攀;其三以西面扎山道作起點;甚或從南方飛鵝山道一號側,俗稱自殺崖的山崖上攀。
四條路線難度各異,今次選擇容易的東路,由飛鵝山道開始,而以慈雲閣為終點。
開始時,在飛鵝山道向上走,就會到達前往百花林(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墓穴的所在地)的小徑。走不久後,就會看到左方地上由紅漆塗上的數字「328」石塊,這裏便是飛鵝山東面登山口。由此踏上石級上攀,可以行至山頂。
飛鵝山山頂一帶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兼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以及中華電力的飛鵝山無線電站。在山頂右轉,沿野草稍多的山徑便可登上象山。之後再向碎石斜坡往東山方向行走,在電塔架下走過,便可接回飛鵝山道。此時左轉,可直走至沙田坳,之後再在左方下降至慈雲閣,全程走完。全程約7.5公里,一般人需時約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