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崗回到工廠黃金歲月



123

新蒲崗回到工廠黃金歲月

本版主持:新蒲崗位處黃大仙區內,在牛池灣以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區已開始發展起來。中部是舊工廠區,是香港主要的工業區之一。隨著社會發展,區內東及西面興建了一些住宅樓宇。走進今日的新蒲崗,仍然有那種舊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感覺。  

「新」的蒲崗 

新蒲崗本來是荒蕪地方,沒有任何地名。事實上,新蒲崗的「新」,是源自蒲崗山下的蒲崗村。蒲指香蒲、菖蒲、蒲柳或蒲葵,是編織用的物料。舊的蒲崗村在衙前圍村的東北,大約是現在黃大仙警署的位置。日佔時期,日軍為擴建機場和疏導雨水,便在機場北面興建河道,而河道以南範圍就成為了機場,其範圍剛好包括了蒲崗村、隔坑村、大磡村。

一九三九年,啟德機場的07/25跑道在新蒲崗一帶落成,跑道東西行走,長457米,為啟德機場首條正規跑道。這範圍亦是當時香港飛機工程公司的飛機維修庫等等。位於彩虹道和太子道東之間的新蒲崗工業區,就是昔日的機場範圍。飛機起降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輛截停。舊機場跑道延伸至現時的爵祿街(原名「?陸街」,有飛機降落之意思),後因機場的發展和安全問題,和配合新的航空需要,便開始向南發展,包括在九龍灣新建一條跑道,並在靠近宋皇臺一帶填海,重建新的客運大樓等。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二日,開始啟用啟德機場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13/31跑道,取代舊跑道。發展後的啟德機場,一直沿用至一九九八年赤?角機場啟用為止。而舊跑道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開始有商人設廠。由於該地位於蒲崗以南,因此便得新蒲崗之名。

新蒲崗與「香港製造」 

隨著一九六零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新蒲崗一度成為大型的工業區,同時因就近啟德機場而滿布空運公司,變得熱鬧繁喧。這時期的製衣、鐘表、塑膠等本土輕工業都發展蓬勃。窮困人家能憑手作輕工業養活一家,正是一代香港人的生活寫照。當時的「香港製造」產品遠銷至世界各地,無論產量及質量均首屈一指,蜚譽全球。

在新蒲崗,面向大有街一幢外牆掛有大型紅底白字A字的工業大廈,就是家傳戶曉的「紅A牌」塑膠製品牌。其六十年代主要出產塑膠水杯、碗碟等。當時香港天旱製水,曾一度四日供水四小時,家家戶戶需要儲水。於是這品牌製作了十萬膠桶應急,時至今天,幾乎每戶家中都有紅A塑膠製品,同時盛載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六十年代開始,新蒲崗的製衣廠、紗廠和漂染廠等如雨後春筍,產品出口外埠營收甚豐,車衣女工更是炙手可熱。在「紅A」塑膠工業大廈的對面,就是長江製衣有限公司,一家由只有二十台衣車的小型製衣廠發展成跨國企業的製衣廠,亦是現在新蒲崗碩果僅存的製衣廠。公司門前的雲石花槽,仍洋溢七八十年代的懷舊氣息。

一九六五年,在啟德機場南移之後,在彩虹道一帶興建了啟德遊樂場,是當時繼荔園以外另一個大型遊樂場,場內設有機動遊戲、劇場和電影院。然而,因為場地所限,加上接近工業區影響空氣質素,又遇上海洋公園開幕,最終不敵競爭在八十年代結業,而現址已改建為彩虹道遊樂場。

說到新蒲崗的地標,不得不提一九六六年開幕的麗宮戲院。麗宮戲院曾是全港戲院之冠,其首映電影為《彩色青春》。開幕當日,由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簡悅強主持剪綵,同時邀請得陳寶珠登台,胡楓擔任司儀,蕭芳芳負責獻剪。戲院在一九九二年三月正式結業,後重建成為越秀廣場。

新蒲崗街道之命名 

現在的新蒲崗,政府規劃城市發展,街道在一九六○年代開闢而成,以清晰的八條街劃分,以數字為首,後加上一個吉祥字來命名,包括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及八達街。其中大有街向西連接的爵祿街,就是以上提到的「?陸街」,當然昔日的跑道比現在的大街寬闊得多。

工業發展角色褪色

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以金融股票為主,隨?製造業北移、香港工業轉向式微、啟德機場搬遷至赤?角,現在走到新蒲崗的工業區,昔日的繁榮不再。新蒲崗的工廠亦轉型為小倉庫、食物製造廠及辦公室等,本土工業漸趨式微,工廠生活和家庭手工業成為了陳年舊事。然而,本地工業代表「紅A」膠桶星光實業和「長江製衣」依舊屹立在原址,惟當中大部分的生產線已經北移。除彩虹道及大有街較為接近鑽石山站外,新蒲崗都不鄰近地鐵站,此區暫未像觀塘、牛頭角等工業區被活化及收購重建。而新落成的都是以住宅和商業大廈為主,包括友邦九龍金融中心(商業)、采頤花園(居屋)及譽.港灣(私人住宅)。

再展活力 

每次談起新蒲崗,香港人自然聯想到工廠區。現在的新蒲崗除新落成的大型商場樓宇,引入了年輕化的商店和國際連鎖品牌;舊工廈亦吸引了不同的藝術工作者進駐,使舊工廠區重現生命力。昔日旺極一時的麗宮戲院,變成了今天的越秀廣場;英華戲院和百樂酒樓的現址則成為了安老院。隨著附近啟德發展區各項基建的發展,配合工廈活化政策,新蒲崗這塊前工業重地正嘗試轉型,將有一番新景觀。

60年代建成的啟德遊樂場,地方雖小,也有過山車等機動遊戲,不過位處工業區,並不適合經營遊樂場,現改成彩虹道遊樂場,反而能提供多一些休憩用地

1966年開幕的麗宮戲院曾是全港戲院之冠

和大有街連接的爵祿街,是當年啟德機場的跑道,其實街名來自讀音「著陸街」

長江製衣現時已是新蒲崗裏碩果僅存的製衣廠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