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復甦不如以前 九龍可做哪些深度遊?

本港今年初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但旅遊業復甦大不如前。要吸引旅客,不少意見認為除了靠以往的「購物天堂」和「美食天堂」等名號,也應發掘一些本地的文化景點。今期《龍週》採訪了歷史文化專家、旅遊業界和地區工作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九龍區可以開拓的深度遊。

被人忽略的大角咀

旺角是眾所周知的旅遊熱點,但不是很多人留意到橫越塘尾道的大角咀。該區融合商廈、工廈、酒店及新舊住宅樓宇。整個區域新舊中外文化交織,擁有豐富的香港歷史文化價值。

出生於大角咀的香港歷史學會秘書長吳江,見證區內的發展。他認為大角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許多港人都知道中環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標誌,但很少人知道原來在香港經濟起飛時,大角咀曾代表了香港的工業,對經濟貢獻很大。現在即使工業式微,但在大角咀仍能找到一些痕跡。

「每一區都有很獨特的歷史文化,如果能發挖出來,是很好的深度遊資源。」吳江認為,大角咀還有不少特色建築,例如具歷史價值的雷生春堂等,可以和地區的特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大角咀主題的深度遊。

▲大角咀具歷史價值的雷生春堂

深水埗不單是「尋寶樂園」

談起深水埗,給人的印象是電子商城,在大街小巷不同小店尋寶的樂園。其實,深水埗亦有不少特色景點,可以給市民和旅客一個不錯的深度遊體驗。深水埗區議員何坤洲對《龍週》記者表示,深水埗就是一個深度遊的好地方。

紮根區內多年,何坤洲自然對該區很熟識。他首先想到石硤尾窩仔山山頂的前深水埗配水庫。這個水庫又被稱為主教山配水庫,於2021年6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而署方亦由同年年底開始舉辦主教山配水庫的導賞團,有限度開放配水庫予市民參觀。

何坤洲介紹,主教山配水庫於1904年落成,至今快將100年。放眼現在,這是一個充滿歷史建築特色的地方,除了可以讓旅客了解前深水埗配水庫的歷史,其獨特的歐陸工藝與羅馬特色的建築風格,相信能吸引到不少年輕旅客來打卡。

「遊覽完配水庫後,我們可以移步到石硤尾的美荷樓生活館參觀。」何坤洲認為可把深水埗區獨特的建築,貫通為一個深度遊的大主題。美荷樓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是當初為安置逾5萬名因石硤尾寮屋區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而興建的石硤尾邨其中一座。在邨內其他地方被重建後,2013年正式改建為青年宿舍,及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展示過往邨內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及歷史。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

觀塘重塑「避風塘大牌檔」風味

工聯會早前發表「觀塘海濱花園夜市發展項目」建議書,提出善用觀塘海濱,設置水上活動區,包括水上單車、釣魚、釣蝦,並重塑「避風塘大牌檔」風味,提供艇仔粥、避風塘炒蟹等食品。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避風塘,漁業,再加上現代化,就是香港發展深度遊的最大題材,「整成一個元素,有得做。」

相對於油尖旺等傳統旅遊區,九龍東相對較缺少標誌性的旅遊景點,而在工聯會建議書的構思中,觀塘海濱夜市項目建成,將成為一個長久、具有香港特色的世界級旅遊景點。梁芳遠認為,做深度遊,景點是看得見的,但更重要的是「看不到」的文化內涵。

「香港最大的特色就是中西文化薈萃,香港本來也是一個漁港,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貴旅遊資源。」梁芳遠認為,觀塘海濱具備條件發展深度遊。

九龍城宋王臺是一張「皇牌」

身兼九龍城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吳江表示,香港有不少歷史文化古蹟,很適合發展深度遊。其中最值得做的,是位於九龍城的宋王臺。

相傳南宋末代皇帝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為逃避元軍追殺,曾躲藏於九龍城的山丘上。趙昰死後,當地村民在他避難的山丘上取了一塊巨石,將其做成了名為「宋王臺」的紀念碑。現今,這塊石碑坐落於宋王臺花園內。

「歷史上曾有一位皇帝來到香港避難,跟香港有淵源。這麼大的一件事,現在只是樹立了一塊紀念碑,有點浪費。」在吳江看來,做好深度遊,就要懂得講好故事,更要把握住歷史的關聯性來做一些推廣。例如南宋定都在現今的杭州,杭州人對於宋王臺更容易產生共鳴,可聯同杭州市共同推廣宋王臺的深度遊。

另一方面,吳江認為,宋王臺周邊也要打造相關的旅遊主題配套,增加深度遊的多元性,而不單單是樹立一塊紀念碑。這樣也可增加市民和遊客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甚至可以加入宋朝文化,對外國遊客也會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宋王臺絕對是深度遊的一張「皇牌」。

發展深度遊,對業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梁芳遠表示,九龍區其實有不少景點都可發展深度遊,但最大的問題是太零散,缺乏定位。從旅行社的角度,「難就難在沒有大方向,各有各做,最多只能做到『小打小鬧』,難有一間旅行社做出一個主流。」

梁芳遠認為,本港並非缺乏深度遊景點,而是缺乏整合者,將之串聯起來,形成香港的獨特標誌。這些不是一間旅行社或旅遊界能做到,而是需要政府協調。

梁芳遠最近出席亞洲一個關於旅遊的高峰會,與過百間旅行社交流。「大家談起香港旅遊,都覺得住宿等很貴,如果只是來香 港 吃 一 碗 雲 吞麵,不值得。」她對此很感慨,恢復正常通關已大半年,訪港旅客不及以前,當然有很多因素,但香港的旅遊定位和吸引力在哪裡?這些值得深思。

梁芳遠表示,經過三年疫情,市民及旅客的生活和消費模式發生變化,傳統的「購物天堂」和「美食天堂」變得失色,發展具文化特色的深度遊無疑是一條出路。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

鑽研香港歷史文化的吳江,最近思考如何在全港18區做到區區都有特色的深度遊題材。在他看來,香港最獨特的地方是中西文化薈萃,例如談到 九 龍 城 , 很 多 人 會 想 到 「 小 泰國」,在這裡能感受道地泰國風情。由此,他想到世界文化之都這個深度遊的題材。

要怎樣做?吳江將目光跳出香港,望向歴史悠久、文化內涵之豐富取之不盡的內地,例如江蘇的西遊記主題樂園等,他認為都可以考慮,「內地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如果和香港18區有深度互動,說不定是香港新的經濟動能。」

「不光是內地,全世界都可以,可以重新深度建立友好城市。」吳江表示,引入世界不同文化,香港作為世界文化之都就不愁題材。

▲香港歷史學會秘書長吳江

知多D:何謂「深度遊」

愈來愈多90後年輕人鍾情「深度遊」,這個名詞背後到底有什麼意思?

「深度遊」是個新興旅遊概念,相對觀光遊和印象遊而言,是指在文化層面上的旅遊,即感受不同地域獨有文化底蘊為目的。

簡單地說,即是將旅遊和歷史、民俗風情、地理概況、宗教文化、建築文化相關的豐富元素融合,在旅程中除了欣賞山川景色外,也能瞭解不同地區的文化歷史和生活體驗。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