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日本10都縣水產進口 違例可判罰10萬監禁12個月

日本政府執意由上周四(8月 24日)起把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觸發全球憂慮食品安全問題。特區政府宣佈同日起禁止日本 10 個都縣的水產食品進口本港。違反禁令的人士可判處10萬元罰款及監禁12個月。

個人手信不受禁令規管

食安中心會在每個工作天公布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檢測結果,漁護署則會每日公布本地漁農產品的檢測結果,天文台亦會加密監測本港水域的輻射水平。

特區政府日前刊憲更改《食物安全條例》之《食物安全命令》,由8月24日零時起禁止來自日本東京都、福島縣、宮城縣等10個都縣的水產進口。公告解釋,食用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食物,人體攝入的放射性劑量會增加,相關的健康風險包括患癌症。

不少港人遊日會購買手信回港。在新規定下,市民攜帶來自日本被禁都縣的相關產品回港自用或免費送贈均不涉及商業行為,故不受禁令限制。不過,政府在跨部門記者會上指出,不建議市民帶同這些產品回港。至於「代購」相關產品是商業行為,則屬禁制範圍。

謝展寰倡採用內地高質素水產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強調,當局會視乎日本進口食品輻射量,決定是否需要擴大管制,估計再加強管制的機會不大。他表示,近年內地生產水果質素提升很多,水產技術及發展亦相當好,本港餐廳可考慮逐漸選擇國產高質素的食物。連日來,本港多個團體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所在大廈外,抗議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入海。有漁民團體擔心,核污水排放影響市民對吃魚的信心,打擊漁民生計。事實上,日本排放核污水入大海,本港的日本料理餐廳已首當其衝,許多餐廳反映生意額大跌兩至三成。

另外,本港近日也出現食鹽搶購情況,一些超市包裝鹽的貨架被清空。政府回應時表示,本港食鹽供應穩定及存貨充足,市民無需要儲存食鹽。

▲本港市面現「搶鹽潮」,有超市的食鹽幾乎被搶購一空

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葉慶寧透露,日本政府傾倒核污水後,報團赴日的數字已即時減少30%至50%。他形容日本不顧周邊國家反對、一意孤行的做法很短視。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也表示,報日本團數字比過往下跌了約20%,但2011年3·11核輻射事故之後,香港暫停了25天去日本團,至4月16日恢復日本旅行團,數字已回復至平常水平,相信目前赴日旅遊減少只是短期陣痛。但他認為,即使日本真的能保證數十年排放的核污水都符合安全標準,對日本的負面影響會很長遠。

▲遊日報團人數即時減逾兩成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