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銘言 教人與情緒做朋友

生涯教練、企業培訓師、催眠治療師,這些冷門的職業很多人或許聽過,但從未接觸過。梁銘言(Charles)從香港大學經濟及市場學系畢業後,放棄銀行業的高薪厚職,選擇了不一樣的路,其創辦的催眠學院 Hypnotist Charles就位於觀塘。他喜歡教人如何與情緒做朋友、體驗生活的溫度,讓精神健康與人生共同成長。

專注為各群體提供心理培訓

《龍週》記者約梁銘言在下午3時許採訪,梁銘言赴約時剛結束教學,未用午膳便步伐匆匆地趕來,邊致歉邊抹掉額間的微汗。他平日上午為企業進行僱員培訓,下午就去中小學提供生涯規劃課,不時提供催眠治療師的課程,是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

許多企業會為僱員提供內部培訓,尤其是向銷售人員教授技巧以提升社交和「帶貨」能力。梁銘言則教銷售人員如何在面對客人時保持情緒穩定、調整心態。他舉例指,一些年輕的銷售人員可能曾被中年客人辱罵,因懼怕中年人的負面評價,便慣常只服務年輕人。培訓會配合銷售流程面對的不同情況,教他們如何說話,透過克服自設的心理恐懼,從而提升業績。

學校也是梁銘言的服務對象。坊間大多生涯規劃課程是以理論或對話為主,但梁銘言認為練習和實踐更重要。疫情下,學生長期上網課,社交能力大大降低,對社會和個人生涯規劃的認知更狹窄。梁銘言特意為小學生設計模擬社會的攤位遊戲,讓小朋友在攤位玩樂中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如醫生、會計、家務等,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範疇,過程中也會增加與人的交流,更多地學會表達自己。

喜歡講故事的導師

作為導師,梁銘言排斥以「教書」形容他的工作,「我只是在分享知識。」他自稱是最喜歡講故事的導師,從中一開始做義工,接觸不同階層、職業的人士,搜集了不少故事。梁銘言認為,自己從他人身上能學到很多,也希望可以將這些成長經驗帶給更多人。

由於喜歡與人交流,梁銘言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地區服務,負責市建局重建計劃的聯絡工作。在與業主立案法團開會協調、了解業主的需求的過程中,梁銘言逐漸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報讀了相關課程。他認為,溝通和聆聽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梁銘言取得專業資格後,陸續有非牟利機構和地區團體邀請他擔任講座講師。

梁銘言自2012年開始修讀催眠治療課程,他說,許多人對催眠仍有誤解,其實催眠不只能改善睡眠質素,也是解決身心和情緒困擾的方法。梁銘言至今仍在進修,作為一名「斜槓青年」,身兼多職難免疲勞,「我會把握好自己的節奏,將情緒調節好。」梁銘言希望在豐富他人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自己,將理論實踐到自身生活中,再傳授予人。

▲▼梁銘言為企業提供培訓

只想做少人做的事

梁銘言在港大畢業,是催眠治療行業專業人士,又是世界高智商同好組織Mensa的會員,卻沒有半點高材生的「架子」,受訪時總是面帶微笑。

談起工作,梁銘言滔滔不絕。但說到抱負,他卻思考許久,答道:「如果社會上有很多人做同一件事,多我一個也不多。我想做香港少人做的事,可以幫助更多人。」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