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聯盟 以青年活力撥散社會戾氣

作為一個成立未足一年的團體,香港青年聯盟是名副其實的「新生代」,正處於茁壯成長期。三位各有所長的年輕人憑著驅散社會戾氣的共同心願走到一起,他們從觀塘出發,邊走邊唱,走遍全港十八區,將歌聲、活力以及希望帶去每一處,他們也在路上發現問題、吸納同行者、擁抱弱勢群體,以一種靈動的、屬於年輕人的朝氣,感染和關懷社會。

三人成行 吸納落地生根各地青年

這三人,說的是香港青年聯盟主席黃國生、理事長丁政凱、監事長周加裕。

理事長丁政凱是本港流行音樂創作歌手,監事長周加裕則在力量舉項目三次香港冠軍,大力士比賽亦拿過亞洲前十名;「我自己就比較擅長自媒體。」黃國生對《龍週》記者表示。

香港青年聯盟致力團結本地青年,鼓勵青年朋友共同設計、籌劃各類青年活動、參與社會服務。「勇負青年擔當,彰顯青年價值,構建香港青年建設力量共同體」是聯盟綱領,「相信青年 聯動基層 尊重個性 重視專長 實踐抱負 建設香港 融入祖國」則是聯盟核心價值。在官網介紹裡,還有這樣一個「特色標題」——「來了香港就是香港青年」。這源自黃國生在去年初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做義工的體會。

「很多港漂、來香港讀書的學生,有困難不知如何求助,我們社會對這類群體的支援不足。」黃國生說,香港青年聯盟的建立,也是希望凝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幫助他們探索香港,以香港為家。

唱遊十八區 始終在路上

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香港青年聯盟已舉辦不少活動,其中一項最令黃國生感到驕傲的是「唱遊十八區」。

唱遊活動的起點在觀塘,黃國生初時對其價值抱有懷疑。但隨著歌聲走入越來越多地區,他的疑問被打散,「現在我覺得這個活動真的很成功,我們很幸運能夠堅持下來。」

用他的話說,這一路幾乎每個區都有感人的事情發生。

說到難忘的人,黃國生翻出一條視頻播給記者看,那是在深水埗唱遊,丁政凱正在全情投入地邊彈吉他邊唱《後來》,當時一位男子站在他面前,雙手跟著旋律打節拍,聽得入神。「你有發現他異樣嗎?其實他是位盲人。」這位視障男子告訴黃國生,自己在殘障人士協會也正在學這首歌,其後還請丁政凱教他唱。

感動之餘,活動亦面臨挑戰,例如因音量、觀眾聚集被勸籲取消表演等,但最終憑藉與相關人士友好協商、配合規例之下完成唱遊十八區活動,並且獲得2022年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共同頒發的慶回歸25週年青少年活動獎勵計劃優秀活動獎。黃國生此後亦積極聯絡相關立法會議員,提出有關促進街頭表演文化發展、發掘更多適合文化藝術表演的公共場地空間等建議。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要達到這個目標,不是只要有一個M+、一個香港故宮就足夠。」在黃國生看來,文化交流應由民間出發,讓每一位市民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和歷史底蘊。

▲香港青年聯盟理事長丁政凱(右)是音樂人,在全港各區發起「唱遊十八區」活動

社會服務不遺餘力

在舉辦音樂文化活動之餘,香港青年聯盟同樣心系社會民生。去年便向何文田德蘭中學、九龍城耀山小學等多間學校捐贈抗疫物資,及多次舉辦訓練營活動,凝聚越來越多青年。黃國生表示,樂見近年政府大力發展青年活動,未來香港青年聯盟亦會鼓勵青年結合自身專長,共同為社會服務盡一分力,傳遞正能量。

▲聯盟舉行百人訓練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