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幫大佬到「拆彈專家」 陳慎芝:以生命影響生命

駛往年少揚威的慈雲山的車上,陳慎芝點開一段視頻,擷取他人生裡多個側影。禍福與跌宕皆成過眼雲煙,串聯成歌,那歌詞在唱:「經過多年以後,讀懂了好與壞。可是昔日的故事,它早已不在。」陳慎芝看得很有感觸,喃喃道:「一個街童,行吓行吓,行到今日。」

六十年代名震一方 人稱「茅躉華」

陳慎芝的人生故事可謂曲折傳奇。他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名震一方的黑社會大佬,人稱「茅躉華」,經歷由吸毒到戒毒、由墮落到自新的人生轉折,投身戒毒事業,擔任警匪片顧問,成為本港十大傑出青年。「以生命影響生命。」陳慎芝說。

在他離座的片刻,與他同行的朋友頗感觸地告訴記者:「他(陳慎芝)幫助、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包括我。」至於如何改變,那又是另一個故事,而此時,年逾古稀的陳慎芝已精神矍鑠地回來,將他生猛的江湖人生娓娓道來。

與以往訪問一樣,陳慎芝選擇位於佐敦的適香園茶餐廳接受《龍週》記者專訪,話題也就從這間茶餐廳打開。這間有超過40年歷史的茶餐廳,素有「茅躉華辦公室」之稱,這裡曾經是陳慎芝解決槍殺、打架等各種黑幫奇難雜症的場所。而餐廳正中面向門口的第三張檯,是他的專座。

這習慣的養成,是源於當年一場打鬥受重傷。那年他正在茶餐廳內飲茶,突然看到門口五六個人拿著牛肉刀衝進來砍向他,他下意識伸手擋了一刀,跑到後廚,所幸砧板上的菜刀救了他。陳慎芝抬起右手,那道疤痕橫過虎口,仍清晰可見。

從那之後,他只坐「專座」,以便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亦有通往後廚的走廊,可謂可進可退。

▲茶餐廳的專屬座位見證著陳慎芝的人生轉變

因母親一句話決心戒毒

1965年,陳慎芝搬到慈雲山後便成為黃大仙區著名青少年朋黨組織「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之後更染上毒癮長達八年之久。吸毒令他體重驟減,最瘦時只有110磅,「當年女朋友問我,你是要『白小姐』還是要我?」陳慎芝一言不發,起身離場,意味不言自明。於是女友傷心遠走美國,嫁作他人婦。

直至父親離世,為父親守靈期間,陳慎芝毒癮犯了躲到廁所吸毒,母親推開門看到,問他:「都這樣了,你還要食嗎?」那刻,他無言以對。卻也正是這句質問令他醍醐灌頂,「有糖吃的時候不覺得甜,有女朋友、有父母在身邊感覺不到,只有失去了才知道。」

1974年,陳慎芝開始接受福音戒毒,積極從事和福音戒毒相關的社會工作,1987年榮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嘉許,1993年獲美國阿拉巴馬州榮譽州務卿稱號。

最初那幾年,最讓他沮喪難過的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轉變,亦不獲接納。「有次我走到基仔(演員李兆基)家,他媽媽讓我走,不要帶壞她兒子。」陳慎芝相信時間和行動可以將一切逆轉,後來李兆基正是在陳慎芝的幫助下成功脫離黑道,並簽入TVB任編導、演員。

「我吸過毒,也坐過牢。」對於過往歷史,陳慎芝坦率承認從不遮掩。有一回,他在茶樓被鄰桌認出,那人說,「陳慎芝?不就是死毒友。」朋友替他憤懣,他卻坦然:「死毒友,沒錯,那毒友已經死了嘛。」

▲慈雲山邨配水庫遊樂場是當年打架鬥毆的老地方,陳慎芝與友人重回舊地

上庭為迷途少年求情

陳慎芝專門印了一疊卡片,上面寫有他全部的社會工作身分,用於上庭為迷途少年求情。他自言人生走過大半,已沒什麼目標計劃,「我常說,認識自己石頭變鑽石,不要扮嘢。我現在享受人生的尾段,做下拆彈專專,拆到就拆。」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