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出席聽取香港社會各界人士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意見座談會,與九龍地區各界代表交流座談。
譚鐵牛副主任表示,中央有關部門已經連續三天在香港召開座談會,就全國人大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聽取意見建議。中央高度重視香港各界人士的聲音,希望通過多種方式,真心誠意地與大家深入交流、充分溝通,廣開言路、廣泛納諫。
參與座談會人士普遍認為,中央推動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關愛,也徹底堵塞了當前選舉制度的漏洞。落實「愛國者治港」才能改變香港泛政治化局面,讓經濟得以發展,改善民生,確保香港實現長期繁榮穩定。

陳振彬期望行穩致遠 均分席數
參與座談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九龍社團聯會會長陳振彬向《龍週》記者表示,選舉制度的完善,有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及長期發展。他聽到很多街坊講,自從「國安法」落實後,成個社會都能安定下來。希望香港能步入正軌,經濟及民生能做得更好。對於選舉制度的改革,陳振彬認為,選舉委員會能夠產生理性的聲音,就需要一些治港的人才。至於功能組別方面,25-30席是理想的。選舉委員會的界別最理想是30-40席,分區直選在25-30席。他相信通過此制度進入立法會,應該是理性的聲音。
對於如何甄選選委會成員,陳振彬認為,選委會從5個界別中選出,界別的代表性增強,而且更廣泛吸納了人才,更能均衡參與,代表了不同界別的聲音。選委會選出特首,所以會與特首的理念相近,令讓行政主導,得以行之有效。

愛國者治港 應為有能力管治人才任之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會長李誌峰認為,黑暴運動只能以百般無奈來形容。他向記者透露,很多地區人士、青年人和工商界人士,對國家的了解不足,也有不同的顧慮及人云亦云等因素,所以作為地區團體,更應該多作宣傳與講解。「愛國者治港」應有既定的標準與能力,需提升能力覓賢能,不應「空有愛國,卻無能力。」

選委會應吸納各階層精英
九龍社團聯會九龍城地區委員會主任楊永杰表示,「311決定」是一個撥亂反正的決定,更能吸納社會各階層人士。楊永杰認為,若果九龍社團聯會能夠成為選委會第四界別中地區組織代表,有利於吸納社會各個階層的精英進入治理體系。九龍社團聯會有來自不同階層人士,能更貼地了解市民聲音,更容易解決核心的問題及治理,讓香港進一步發展。

多年來致力青年領袖訓練及與內地青年交流的香港青年協進會主席張琪騰就認為「311決定」,提出的「愛國者治港」,應該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過去的選舉制度有一些漏洞,現在得以堵塞。香港青年人「三業」問題,需要集中精力解決,相信人心的回歸會慢慢做到。
對於立法會議席的分配,他認為40席選委會,25席為直選,另外25席是功能組別。大比例的選委會席位是符合人大的決定,既體現了「愛國者治港」,也容納了不同的聲音,他認為這也是具備了民主選舉的成分。

經濟民生 才是良好管治的第一要務
聚集較多不同專業的年輕人組織,香港新方向召集人張欣宇接受《龍週》訪問時提到,要實現一個有為管治,提升執政的執行力,大刀闊斧地改革社會深層次的矛盾。他引述,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匯聚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務上。
他在座談會上也分享到,良好管治人才,首先要保障主權的安全,同時也要考慮有良性的競爭,廣納理性務實的人才。依法參選、依法當選,這對於香港實現良好管治的目標與方向,是有幫助的甚至是必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