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初中生 朱建燁好讀《詩經》《孟子》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首篇《關雎》,用精簡的文字講述男女之情,樸實無華,但正是這些質樸的情感,才能最終衍生出世界的繁華景象。」朱建燁說。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中四學生朱建燁,是黃大仙區第十三屆傑出學生選舉初中組的得獎學生。與其他的同輩不同,他特別喜歡閱讀,尤其是《詩經》、《孟子》,不僅從閱讀中國古詩詞典籍中感受到無窮趣味,更加聯繫古今,學習做人的道理。

喜歡《詩經》包羅萬有

小學時,朱建燁曾是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至中二得到中文老師的鼓勵和教導後,才愛上讀書,「我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差,小學三次呈分試,都列全班倒數幾位,老師並沒有因為我成績差責怪我,反而不斷鼓勵我讀書,循序漸進引導我學習,他推薦給我的第一本書就是《詩經》。」

最初,朱建燁以半信半疑的心態打開《詩經》,當中有許多古文看不懂,亦未能體味出詩中表達的情感和意境,老師於是用私人時間為他講解,並分享個人心得,漸漸令他對中文古詩詞及中國文學產生興趣。現在,朱建燁隨身都帶着《詩經》,一有時間就會拿來閱讀。

朱建燁指出,自己之所以喜歡《詩經》,全因當中包羅萬有,有寫愛情的詩,也有政治詩。從《詩經》中,他體會到古代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不同,以詩經中描寫的男女愛情為例,「古代女子無權邀約男子,只能等待男子,現代則男女平等,我讀《詩經》喜歡將古代的思想和觀念,聯繫上現代,再從中找平衡。」

《詩經》及其他中國古詩詞及文學書籍有許多內容深奧難懂,初時,朱建燁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古詩、古文。後來,他開始自己上網查找資料,查看其他人讀書的心得,從中體會中國文學、文化的趣味。

▲朱建燁喜讀詩經

認同《孟子》重仁義

除了《詩經》,朱建燁近來也喜歡上《孟子》,「古代講仁、義,現代人比較多元化,也比較浮躁,我問自己,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呢?很明顯,是想站在仁義的一邊,所以讀書有很大得益。」

朱建燁稱,包括《孟子》在內,古代諸子百家都是想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些都與現代社會沒有衝突,可以互相交流,成就更好的社會。而他個人,也希望透過讀書和學習,對社會有更多的認識,將來可以回饋社會。這次參加黃大仙傑出學生選舉,也是在實踐這種個人理念,一來希望可以透過活動進一步了解黃大仙區,二來也希望能有好的平台,讓他可以服務社區,將來回饋社會。

▲孟子是中國儒學經典著作

書本猶如朋友 教授解決難題

在互聯網時代,資訊發達,喜愛讀書的人越來越少,愛讀中國古詩詞文學的青少年學生更難得一見。朱建燁有甚麼心得與同齡青少年分享呢?

朱建燁說,中國文學其實很有趣味,現今社會多元發展,很多青少年學生可能不喜歡閱讀書本,但只要看過之後,很容易就會沉醉於其中,「書中的世界很大,每一本書都像一本朋友陪伴在身邊。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以他們的用書中的經歷教導你,讓你知道怎樣去做。」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