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醫,許多人都覺得調補、調理是中醫的長處。你說最好找個好醫師,替你「大補元氣」,但其實甚麼是「元氣」?元氣可以說是人體內一樣東西,但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狀態。中醫認為人體基本由物質和能量組成。物質有形,能量無形,能量不斷推動物質運行全身,循環不息。因此物質(陰)與能量(陽)相互緊密配合,就是中醫所言的,陰陽調和的狀態。調和得不慍不火、恰如其分,這個狀態就是元氣充足。然而隨着人體日常消耗,或是年紀漸長,能量與物質任有一項匱乏,這就構成了元氣虛的根本。元氣充足的人,即使有病也容易康復;元氣虧虛的人,一旦病起來,極易反覆,難以痊愈。
到底人參、鹿茸補嗎?它們補,但是補的只是某部分物質或能量。單以上述「元氣」的理論,人參和鹿茸根本就不是坊間所說的能大補元氣。上好的人參,體積小而致密,代表它聚集了很多能量。因此人參能救命,是由於它能把人體能量重新聚集起來。然而正常人若是食人參,尤其濕熱重的,越食能量越聚集,就越食越燥了。至於鹿茸也就是鹿角,藥性能從下往上,衝往後頸部,流通性頗強。如果頸部有瘀塞的倒好,火氣重的人就越食越上火了。
其實怎樣才能培養元氣?現代都巿人,生活煩囂喧鬧,尤其平日思慮過多的人,最適宜靜坐、放鬆。因為一動一靜的結合,正好是一種陰陽的調和,也就符合「元氣」產生的根本條件了。
蔡梓銘:香港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