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彪:「輪候公屋津貼」只是解決基層住屋的第一步

租金高昂,負擔加重,公屋輪候遙遙無期,都是近年基層家庭在住屋上的寫照。對此,筆者一直要求政府為基層家庭提供租金津貼,並訂立租金管制,以雙管齊下方式限制基層住屋的租金。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終於有所回應,並決定在下年年中推行現金津貼計劃,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而又沒有領取綜援的家庭提供補助。筆者認為此次津貼計劃算是為解決房屋問題行出了一步,然而若要化解社會經年累月的深層次住屋問題,政府則仍需多加力度,包括落實租管及增加公屋供應,這才是治本之道。’

事實上,為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家庭提供現金補助,只是作出某程度的補償,減輕他們住屋支出,但並不能改變實際未上樓的狀況。現時公屋輪候平均時間已達5.6年,未來供應持續緊張,輪候時間將更為嚴峻。因此,政府應把握不同的覓地機會,加強公屋的規劃及社區配套,令公屋供應可達到《長遠房屋策略》的預算,認真落實「三年上樓」的公屋輪候目標。

政府提供的津貼也可能成為無良業主加租借口,令政府對基層家庭的支援最終落入業主口袋,當局必須防範有關情況,當中包括盡快完成對「劏房」作租務管制的研究,並修訂現有租管條例,加強對無議價能力租客的保障。工聯會麥美娟議員早前提出修例,禁止業主濫收水費雜費,政府應盡快批准及支持,以期在最迅速的時間下,保障基層租客。

鄧家彪:註冊社工/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