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同你講,香港經濟差,所以下年凍薪,礙於現實,不接受也得接受,始終要共度時艱嘛!但如果要凍薪三年呢?還是合理嗎?還講得過去嗎!現在,最低工資的調整正是這樣不合理!兩年一檢的方式本來已令最低工資跑輸大市及滯後,未能反映經濟增長和勞動成果,而以當下經濟困難凍結最低工資,導致工資停滯前後四年(2019年至2023年),必使貧者更貧。
自2010年立法制定最低工資至今,名義工資指數的累積升幅已達46%,惟最低工資水平的增幅只有約34%,兩者存有明顯差距,可見領取最低工資的僱員的加薪幅度,遠遠落後於一般僱員。即使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或增長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分享不到經濟成果。
最低工資買不到1杯半中杯拿鐵咖啡。把香港最低工資購買力與外地相比,其中一個方法是用拿鐵指數作一個比較。香港生活成本高企,尤其是房價和租金水平,都反映在服務和貨品的價格。在2019年,香港的拿鐵指數排世界第7位,價格為4.6美元,物價比不少歐美國家還要高。但香港每小時最低工資買不到一杯半拿鐵咖啡。
因此,政府如果真心扶貧,實在需要正視最低工資的合理水平,讓最低工資至少能跑及通脹,分享成果,甚至達致脫貧的成效。不能任由僱主向最基層開刀,凍薪三年。
鄧家彪:註冊社工/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