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梓銘:學懂問診非難事.自我診斷今天起(上)

要了解中醫中的「問診」,首先要知道,望聞問切四診同樣重要,介紹問診只是讓各位更了解中醫之餘,平日亦可作一個小小自我診斷。而問證詩是這樣的: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首先,「一問寒熱」放在詩的首句是有原因的,因為寒熱揭示了全身氣血的能量分布,這在分析疾病、確立治療方案時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醫的精粹,全在「平衡」二字。譬如一個人四肢冰冷,那麼相對來說他的軀幹部位肯定相對是較熱的。此時是能量不能從人體內部透達向外、向四肢,因此治療上也就是要用方法將能量透達出來。如果是反過來是四肢熱而身體冷,就是要考慮能量在身體外部回流往內部的通道受阻礙,目的就是要調整至身體平衡。當然,也有些特殊的病是左邊身熱,右邊身冷的,亦是同理。平衡是根本,而找出甚麼原因導致不平衡,玄機就在後面的幾句當中。

再來是二問汗,第一問中寒熱是身體的能量分布,那麼「問汗」就是身體水液與能量的平衡狀況了。一言以概之,所有不正的出汗都是問題。

「自汗」的患者不因外界環境影響,無緣故的在任何部位出汗,而且略作活動則加重;「盜汗」的人則是在睡眠中汗出,醒後則汗止,就如盜賊夜間來襲一樣。後面的幾問,下回再續。

蔡梓銘:香港註冊中醫師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