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住的老舊時光-九龍城的老舖情懷

你最近有到過九龍城嗎?去食泰國菜?去買潮州食品?去尋訪老店?對,九龍城是一個老區,時光像被凝住了,已經回不去了,卻又好像沒有向前走。這種狀態是好還是不好?有些老舖可能得以保留,但隨著沙中線的興建,有些建築物又難逃清拆的命運。

如果你是潮州人,可能曾經住在九龍城,又或總會到過九龍城吃潮州菜,樂口福和潮發,不知見證過幾多代人的成長。有說,現在澄海老四最好食。吃完晚飯如果想食碗清心丸綠豆爽,合成糖水可以最合你心意,想在其他地方食到這種用地道城鵝粉製作成彈牙清心丸的潮式糖水真的有點難。而且,這間經營超過50年的老店也有蓮子大王的美喻,店員每天將大大粒的蓮子去皮及用冰糖煮6小時再加入糖水中給客人享用,難怪餐牌內差不多每款糖水都有蓮子!

九龍城這個很多潮州人聚居的地方,曾經盛極一時,有雜貨店、米舖、潮式餅店,日常生活所需一應俱全。時至今日,老舖愈來愈少。當中和記隆實是經典,潮式餅食款式多,小時侯每次去到都眼花瞭亂。潮汕朥餅即是酥皮月餅,雖然用豬油做,但真的美味,是我兒時喜愛的點心。潮州人愛吃芋泥,芋泥餅有點像老婆餅,也有綠豆蓉餡,非常滋味。不過潮州餅食始終愈見少人欣賞,五仁月餅是一種情懷,潮州粿更是童年回憶,可是你有多久沒有吃過?

九龍城有一個出名的地標,不是什麼名勝古蹟,而是街坊每日都會去的街市。九龍城市政大樓建於1988年,入面的街市食品價錢偏高,但以食材質素高而聞名,常有名人幫襯。有出名的水果、海鮮、肥牛,很多人也會特意駕車去買餸,據聞還有機會遇到發哥呢!

買完餸再行過兩個街口,可以順便買麵包做早餐,老街坊可能都是走這條路線。舊式麵包店在香港逐漸式微,九龍城卻有歷史悠久的豪華餅店,開業超過40年,招牌蛋撻、卷蛋和合桃蛋糕仍然大受街坊歡迎,也不時有外區客來幫襯,真是難得。新舊交融也是九龍城和很多老區的特色,餅店所在的衙前圍道、獅子石道一帶,近年也有頗受歡迎的西式餅店和咖啡店,年輕人喜歡在假日光顧,渡一個寧靜悠閒的週末。曾經熱鬧非常還不時夾雜飛機引擎聲的小區,現在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沒有好或不好,就是自然的演變過來。

如果你都會偶然去九龍城逛逛,可能也發現了這間店子小小,充滿懷念風味的咖啡店—大和堂。大和堂位於衙前塱道,前身是一間1932年開始經營的蔘茸藥行,2017年正式結業。近年,這間老店的原址被活化為懷舊咖啡店,保留了有近百年歷史的百子櫃、鐵閘、金漆牌匾,老醫師鍾伯明當年就在這裡診症,到長子鍾福利接手,大和堂依然為一眾街坊服務,最後由親友改營為藥材店,完成行醫的歷史使命。咖啡店位置其實是廣州騎樓式建築,每逢假日都有人在騎樓底等位。你可能就坐在中醫診症的位置,吃著egg benedict,飲著時興的單品咖啡….大家今天可以一邊嘆咖啡,一邊感受新舊交融的氣息,皆因店主石浚鏗不惜花上百萬元復修這間老店,希望留住這份香港情懷。

如果有多些有心人出錢出力活化老店,九龍城就可以更加精力充沛,來到這個退而不休的老區,我們就有更多機會重新檢視歷史,同時邁步向前。

九龍城4
▲大和堂店內的牆上仍掛著以前醫館的牌扁

作者簡介

陳美思,資深電台工作者,主理各類資訊性節目,喜愛文化、增值、時事、消閒等題材。現為新城電台節目「原來生活好快樂」、「閱讀城市」和「飲食得喜」的節目監製及主持,亦是新城電台節目執行總監助理,更是婦女事務委員會電台課程「自在人生大學堂」的節目監製及主持。另亦為多個大型活動的策劃人及司儀,包括︰研討會、活動典禮、商場活動及私人婚禮等。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