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繼續肆虐,行政長官早前已宣布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全面復課無期,連帶周邊多個教育相關行業亦受到影響,大量從業員隨時面對失業問題,生計大受影響。
疫症當前,學童的健康當然是我們的首要考慮,故當局因應疫情發展延後復課實在無可厚非;然而,大量課外活動取消,不單影響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連帶周邊的教育辦學機構亦受影響。例如輔助學童功課及學習進度的補習社,提升康體能力的舞蹈體操教學中心,以至學習樂器聲樂的音樂中心等,都因為全港停課而受到影響,多月來收入大減,卻要繼續承擔租金開支、教職員薪酬,以至家長要求退還學費等沉重的財務壓力。與飲食業及零售業相比,這類教育產業所受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卻沒有得到半分支援。
早前,我辦事處就收到一班來自教育行業的負責人及職員求助,當中有經營補習社、興趣班、藝術學校等,他們不約而同表示自去年年尾開始,已經歷多個月接近,或完全「零收入」的苦況。事實上,經多年發展,本港教育周邊行業早已成為正規教育之外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為學童提供多元的學習經歷,甚至某程度上補足了正規教育的不足(例如是藝術培養上)。而不少機構亦長期與學校合作,提供課外活動興趣班,如游泳、體操、武術等課程,令學童在課堂學習以外鍛鍊身體,讓我們的下一次能夠健康成長。所以有求助朋友說,他們多年來對培育我們的下一代「無功都有勞」,實在亦不無道理。
不少導師更表示,疫情對他們的影響不局限於現時,甚至令他們對前路感到絕望。他們指出,學校停課期間不單課外活動課程需要即時煞停,而過去一般學校會在每年的三、四月期間計劃下學年的課程,今年學校亦因復課無期而全面擱置相關討論。亦有武術興趣班導師指出,本港有不少精英運動員,視培訓下一代武術精英為事業,他們主要靠與學校合作提供訓練課程維持收入,以支持自身的武術訓練,繼續在運動界發展;但停課安排可謂毀了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事業,而政府對他們的苦況視而不見,亦實在令他們相當失望。
事實上,政府早已批出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以就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提供支援,助企業渡過難關。可惜的是,上述教育行業卻並未能受惠。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快透過推出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或其他可行方式,為現時社會上如上述教育產業一樣被忽略的行業(例如美容業)提供相應支援,考慮撥款為他們提供配對基金支援,幫助他們支付租金、人工等,以避過即是結業的厄運,保住廣大「打工仔」的飯碗,亦保住本港經濟之本。
陳凱欣: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