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香港全力希望做好抗疫工作,但近來一些事確實反映港人素質的低下。筆者在學校教授通識科生活素質的課題時,經常討論一些「別在我家後院」的設施,意思是指是指社區居民反對把一些城市公共設施,尤其是厭惡性的建設放於自己社區,例如堆填區、焚化爐、精神病中心等。
筆者也明白這些設施可能會影響當區的生活,但當所有區份也排拒這些揩施的時候,又如何能保障香港整體的生活素質、又或弱勢社群的利益?就以近來設置隔離區為例,粉嶺及美孚的居民也群起反抗,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放火燒村,這是應有的抗爭態度?袁國勇在電台中曾說,不明白為何翠雅山房在山上也要反對,批評香港人缺乏基本常識。事實上,香港人並非欠缺普通常識,而是他們的自私蒙蔽自己的智慧。
港人的自私也體現在口罩事件上。無可否認政府在口罩的供應與調配上可以處理更好,但港人在這件事上也展示自私的一面。例如部份市民在零售店買不到口罩時,猛力拍打店舖閘門,又喝罵店舖員工;不少商家坐地起價,發疫症財;當不少人批評內地人在其他國家瘋狂買口罩的時候,香港人又何嘗不是在日、韓等地大量掃貨?
當我們批評其他人欠缺個人素質的時候,香港人在大事上,何嘗又不是自私自利,毫無道德?
吳璧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