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盂蘭勝會,是在港逾百萬潮州人聚集的契機,也是九龍東潮人聯會創立的起點。
「為什麼不以聯會方式將潮州人聯繫起來,可以固定地見面?」九龍東潮人聯會會長楊育城接受《龍週》專訪時,簡單直接道出創會的原因:團結及凝聚香港九龍東潮籍人士,鼓勵他們發揚潮人 「拚搏、勤勞、奮進」的精神,為社會作出貢獻。
於是由包括楊育城在內的10位潮籍人士,創立了九龍東潮人聯會,發展至今已有接近5萬名會員。「人數遠遠超過我們當初的預期。」楊育城說。

活動加入 「潮式特色」
在確定的宗旨下,聯會每年都會舉辦潮式園遊會、祈福大會、萬人盆菜宴及返家鄉文化交流等活動,並在會員生日等特別日子送予福袋。
當中,潮式園遊會每年都會在國慶及中秋前後舉辦,是聯會最有特色的活動之一,每年都吸引超過2萬人參與。顧名思義,園遊會必定以 「潮式」為重點,將潮州文化滲透到每一個細節中,比如數不勝數的潮州小吃、民間剪紙手工藝、猜燈謎,更有專業演員演唱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的潮劇。
楊育城指出,會員中有不少長者,他們非常鍾意香港傳統的盆菜,所以聯會舉行萬人盆菜宴時,也會在當中加入潮式美食,如墨魚丸、魚丸。

高鐵團返潮汕交流
今年4月,聯會以 「尋找家鄉的故事」為主題,先後組織了兩批潮汕文化交流團,一批為聯會的約80名核心義工,另一批則為300名本港青年學生。他們的腳步遍及汕頭大學、汕頭公安局等地,並以體驗手工製作陶瓷、手打牛肉丸等極具潮州風情的方式,感受當地歷史文化。 訪問中,楊育城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相片:一名男生手持兩根方形鐵棒,賣力地敲打木板上的牛肉。將大塊牛肉敲打至肉漿,再揉成丸狀,正是潮州牛肉丸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他憶述,當時交流團到訪一間潮州牛肉丸食肆,便藉機讓學生參觀製作過程, 「因為現在多用機器製作,可以體驗手工技藝的機會十分難得。」學生果然都深感新奇有趣。
事實上,這類返家鄉交流活動,聯會早已組織過多次,但以往都是乘坐約5個小時的大巴前往潮汕,自去年9月香港高鐵開通後,聯會隨之更改了交通方式。屢次跟團的楊育城對此深有體會,感嘆不到3小時便可由香港直達潮汕的高鐵便利無比。
改變「佔中」男生對內地觀感
談及聯會未來發展,楊育城認為先要回歸初心,鼓勵潮籍鄉親愛國愛港、愛家鄉,當中青年工作無疑是重中之重, 「推動香港年輕人回內地看一看,認識祖國、認識潮州。」
楊育城坦言,現時做青年工作並不容易,但仍要努力去做。他記得今年潮汕文化交流團中有一位男生,曾參與過2014年的「佔中」,經過四天三夜的潮汕行,承認自己先前對內地認識不足,看法亦較為偏頗。這番話對楊育城而言便是極大的鼓舞。
「聯會未來會繼續聆聽香港年輕人有什麼需要。」楊育城謙虛地說,儘管聯會較為傳統,但會一路緊跟新世代腳步,努力為他們認識及融入內地積極搭建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