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壁堅:家長教育雖重要但難以實行

政府針對家校合作和家長教育而設的專責小組將於日內提交報告。據報道專責小組將於推行「正向家長教育」,引導家長有正向思維,減少過度催谷子女成長與成績的習慣。

筆者認為專責報告的方向是正確的。事實上現今社會物質豐富了,資源也豐富了,導致競爭也加劇。回想筆者小時候,因社會與家庭的資源不足,想學一種樂器也困難;當有同學懂得八級鋼琴,其實已是很大的優勢。但是,現今香港基本上大部分學生也懂鋼琴,甚至有不少直資學校也不以鋼琴是其他技能,必須要懂得其他樂器才算是懂音樂,這就促使家長要求子女「十八般武藝」,子女的壓力就由此而來。所以,教育家長肯定是重要的一步。

但是,競爭文化是否單靠正向家長教育就能夠改變?顯然不是。導致競爭文化的原因是多樣的,尤其是筆者認為家長很多時是被動的角色。試想想為何家長不斷地催迫子女,他們真心希望子女如此辛苦嗎?事實上,社會風氣是導致家長如此做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直資小學的面試,要求一個K3小朋友懂兩文三語面試;又例如部分學校要求家長在填寫入學申請表時,回答其中一條問題: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說明家長如何栽培子女」,家長又怎會不催谷子女,以求能 「適當地」回應這類題目?所以,要改變的不只是家長,還有社會風氣、教育制度。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