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梓銘:針灸秘技失傳.神話幾成絕響

習醫初期,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針刺同一個穴位,我與國醫大師有分別嗎?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針灸這項秘技的各個角度拆解。但首先要排除的是現今某些中醫會採用的電針或穴位埋線,這些現代科學產物因為缺乏傳統中醫理論的支持,嚴格而言不隸屬中醫範疇,因此可以避而不談。

針刺的要點有三:入針的深淺、角度,以及進出針的手法。前兩項要點,取決於病症的具體狀況。譬如一個痛症,病人體質較虛,一般而言會深刺,反之則多淺刺,再視病情決定進針的角度。至於最後進出針的手法,在於一般市民即是醫師入針後左轉右轉,令你局部較酸軟的手法;但在中醫而言,這卻是不少中醫門派中的不傳之秘,甚至奠定了一個中醫師的療效。

假設以上各點我都模仿到位,我與國醫大師仍有距離嗎?想起以往拜師跟診,曾有一位長期失眠的中年女病人,最近一周徹夜難寐,昨夜大便時痔瘡破裂而便血之甚,狀甚可怖,當夜與其丈夫抱頭痛哭。次日晨便急診於老師,老師很淡定、很從容,很快施以寥寥數針。第二天再來診,病人就掛着滿臉笑容而來。原來她昨夜終能入寐,而且能正常排便,腹部也不甚脹了。要是當時是我遇上這急症,我敢斷定即使我和老師做的同樣治療,療效也不如他。原因在何?且看下回分解。

蔡梓銘:中醫師、香港中醫學會理事兼慈善基金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聯合會生殖醫學理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